本报讯(记者赵耕闫雪静)大红棉布缝制的糖葫芦串成了笔筒;八音盒的造型是小小的磨盘、碾子;可折叠的木头小板凳朴拙可爱,更有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名字“瞎掰凳”……昨天,这些透着浓浓“北京味”、“乡土味”的小玩意走出了农家小院,摆进了市委办公楼的大厅。
在北京乡村旅游商品暨包装设计展示会上,玲珑剔透的玻璃球里长着绿莹莹的大兴西瓜,这个精致的小摆件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这个袖珍西瓜是在玻璃球里长大的,科技含量很高,”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将西瓜胚芽移植到盛有营养液的玻璃球里栽培,西瓜长成后外皮正好裹着一层玻璃,就像水晶球一样。
西瓜还是西瓜,但已经从农产品变成艺术品了。”
色彩缤纷的精美干花几乎开遍了市委大厅的每个角落,细看才发现,荷花的花瓣是掰开的胡桃壳,那一束束惟妙惟肖的白玉兰,竟是用玉米的外皮做成的——这些农作物的废料在京郊农民的巧手中摇身一变,就成了漂亮的工艺品。工作人员举起了一幅画:“这是用麦秸拼贴成的,过去农民对麦秸的处理就是焚烧,不但没能合理利用还造成了空气污染,现在做成精美的工艺品,还创出了一条致富的新途径。”据了解,这些由农产品“变身”而成的艺术品,在市面上普遍能卖到百元以上,是真正的“变废为宝”。来自门头沟龙泉镇的麦秸画制作者段计龙告诉记者:“这些画全是手工制作,城里人非常喜欢,我们村里有20多人制作这种画,增加了不少收入。”
据了解,目前本市乡村旅游收入已超过10亿元,成为京郊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市农委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游客在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上的花费仅占总消费的20%左右,其中民间工艺品类仅占旅游商品销售的1.5%左右,乡村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这几年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但是做得不够精,没特色,”在日前召开的北京乡村旅游商品专题讲座上,北京一方人杰企划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徐人杰说:“要想把乡村旅游做成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必须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重视培育和引导消费。开发特色农产品,使之附加上旅游商品的价值,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方式。”RJ213RJ185
专家支招
北京一方人杰企划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徐人杰:
乡村旅游商品属于创意文化产业,创意+资源能使商品价值更大化。因此,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还需要有了解市场、了解资源、了解文化的各类专业人员参与的过程,这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商品,提升乡村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北京青萃创意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青萃:
乡村旅游商品的包装要有乡土气,但要“土”得讲究:“在‘土’中体现出时尚,才能为都市人接受。北京的乡村旅游里包含着很多民俗文化,很有地域特色。旅游商品也该做得细致、精巧、耐看,有更多值得人细细体味的内容。
北京密云道顺咨询公司副总经理白俊风:
民俗旅游商品制作生产工具简单,操作容易。简单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可以扩大农村就业人群,解决农村劳动力转化问题,并可以使之成为民俗旅游的一部分,融体验式娱乐和旅游活动于一身。RJ213RJ185
上图:琳琅满目的乡村旅游纪念品让人爱不释手。 本报记者孙戉摄RJ134
下图:获乡村旅游商品展示评比金奖的麦秸画作品。本报记者孙戉摄RJ134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