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又开骂了,这回不是他惹别人,而是别人惹他。据韩寒自己讲,1月7日他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湖北黄冈中学名校联考的语文试卷,其中一道题目要求考生从某网某人博客中的一段话中挑出4个语法错误。那段话正是韩寒写的。
韩寒的博客成了考卷上纠错的靶子之后,韩寒在博客里回应:只要一个作者高兴,大家看得明白,文章又不是新华社通稿。韩寒更是将矛头直指中学语文教育:“在识字以后,跟着语文书学,是永远不能写出好文章的,是永远没有想像力的,比喻句永远是心里像揣着一只小鹿的。这倒也算,就怕学多了,甚至连好文章都看不懂了……他们给我纠错也是一种侵权。”
(据1月10日《上海青年报》)
不错,韩寒是个作家,是个名人,尽管他年龄不大。问题是韩寒同学在反击中偷换了概念:改正他博客上的错误,他却说错得有道理,说博客文章不是新华社通稿。按照这样的反击逻辑,“不是新华社通稿”的是不是都错得有道理?
韩寒是个名作家,在“80后”的圈子里确实有自己的号召力,韩寒的书卖得好,学生喜欢看,无形之中和演艺明星与某某偷偷约会一样,韩寒被盯上了。名人就要承受被关注的生活,韩寒的文字被盯上别被从母语的纯洁化的角度去改错,何错之有?
韩寒的文字让语文老师担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方面仿效韩寒的文字,那语文考试非不及格不可;另一方面,他的小说热销上百万册,让老师担心“流毒扩散”。
一个作家的书畅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书就没有语法和标点错误,承担传道授业任务的老师从规范文字的角度去挑错,何错之有?
诚然,语文教育所承担的规范化任务是个标准苛刻的标尺,一个作家的文字未必每字每句都要“规范”着说,走的是两条路。但是如果一个民族的语文教育中连一把标尺都没有,还谈什么语文教育呢?
韩寒有权不改错,但语文教育有权纠错。
有人对语文教育颇有微辞,但这与语文教育中的规范化做法无关,起码规范化没有错。
拿韩寒的博客来做靶子,是一件很看得起韩寒的事情。你可以不改你的错,但语文教育有权按照规范去纠正你的错。
附:
博客原文: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两挡,今天维修后,问题还是存在,所以基本上一直用1挡和3,4挡在跑。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领先了第4名一分钟。
试题答案:“车挂不上两挡”应改为“二挡”,“一直用1挡和3,4挡在跑”中的标点应为顿号,“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一句中“操控”应该去掉,而“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中的“但还好”后应该加逗号。◎欧恩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