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春运终结涨价的更大意义反映出了目前我国社会变革正兴起一种新的途径:民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改革中去,通过自己的呼声自下而上地来推动社会的改革。
自从1993年广东铁路率先实行浮动加价以来,民间对春运涨价的质疑就一直没有停止。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些重要政策的出台过程,都可以听到民众的声音。例如,孙志刚事件的讨论最终促成收容制度的废除,包括在我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的全免费,这些政策的促成,最开始都是来自民间的声音。
民众是社会变革的直接利害人,他们对于改革应该怎样改,有着最深刻的理解。改革发展到今天,铲除社会发展中不合理的因素,越来越需要民众的参与。而随着政府越来越注重民众的意愿,这种民众自下而上参与社会变革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民众不再单是改革政策的旁观者,也将是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让我们伸出双手,迎接一个“民众改革”时代的到来。
(何世春 江苏 编辑)
民众改革时代的标本
首先,火车不涨价后,希望汽车的涨价问题能尽早有个明确的说法。春运期间长途汽车价格的上调应该是从火车那里学去的,而这一次火车已经不涨价了,长途汽车还有理由涨价吗?其次,春运不涨价了肯定是好事,但咱希望千万不要出现“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情况。比方,别逼着咱们得到票贩子那里去买高价票。铁路售票的事情看似挺透明的,但其中的事情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呢?比方,那些票贩子为什么总也是打不尽?他们和铁路之间有没有内部联系?还有那些代售点,他们可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收服务费的,而如果平价车票都“走私”了的话,那还不如春运涨价呢?再比方列车上的服务水平会不会下降?尤其是临时客车的服务更是令人担心,还有站票坐票同价的问题等等。
(吴永昌 黑龙江 职员)
和当初涨价时无法说服公众一样,铁道部这次宣布不涨价,也似乎给不出一个可以让公众信服的理由。“涨价需要理由吗,不涨价需要理由吗,涨不涨价都需要理由吗?”这种周星驰式的无厘头诘问,好像也不太适合于一个堂堂的铁道部。然而,无论是在5年前举行的春运涨价听证会上,还是到现在一句话就可以不涨价,铁道部的确是耍无厘头的高手。如果不涨价只是铁道部一时的心血来潮,而不是严格程序下的政策调整,那就很难保证以后这价格不会再涨上去。
今日春运之不涨价,无疑是对往日春运涨价之否定,也就是说,以前春运涨价是不合理的。以前铁道部春运涨价的目的,实质上不过是为了维护其垄断的利益罢了。
此刻,铁道部支支吾吾,不肯给大家讲明白,除了以上所述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害怕大家跟它算旧账———以前通过涨价收敛的那些“浮财”是否该返还给乘客?此类问题会接踵而至。
铁道部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与不涨都是自说自话,根本就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交待,涨与不涨,都是对程序正义的践踏,对百姓参与权的漠视。从中更可以看出,有些部门拥权自重,无疑是革除垄断利益的障碍,更是春运涨价之类闹剧上演的根本原因。
(于德清 北京 职员)
甘地说:善,总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这一刻,蜗牛终于爬到了象征正义与善的胜利终点。“铁路春运不涨价”不是铁道部大发慈悲,这是消费者“为权利而斗争”之不懈努力的胜利,这是“蜗牛”的胜利。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向各路垄断霸王争取平等权利的成功标本。
多少年来,每到春运季节,铁路部门公布涨价方案和理由时,舆论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质疑,并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放弃。正是有识之士坚持不懈地“为权利而斗争”,正是消费者永不言放弃的权利自信,换来了今天“铁老大”的最终妥协。这再次证明了那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当中。试想,如果在多次质疑与呼唤失败之后,我们就在“审丑疲劳”中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就放弃了“为权利而斗争”的勇气与努力,怎么可能还会有今天的胜利呢?对处在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而言,任何权利的争取都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面对邱兴华案的遗憾,《南方周末》的评论标题让我非常喜欢:我们都是“蜗牛”,但我们一心向前。是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蜗牛”的速度有多慢,而在于“蜗牛”本身有没有充分的自信,有没有在一直向前爬行。放眼周围,需要我们使用“蜗牛的力量”来攻克的堡垒还有很多,仅以交通运输系统而言,就有:公路春运票价涨不涨?火车站票该不该全价?机票超售合不合理?坐飞机丢失行李能不能论斤赔?诸如此类。这个意义上,“铁路春运不涨价”既是一个成功的标本,更是一个前进的号角。
(舒圣祥 浙江 职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