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到应该救救人行道的时候了。”昨日,南京市人大代表王湘在珠江路的人行道上,一边躲避着来往的自行车、摩托车,一边指着被停放车辆占去一半路幅的人行道说,人行道上车轮滚滚,步行的市民特别是上年纪的市民根本就不能出来了,现在是到了呼吁救救人行道的时候了。
代表指出人车混行三弊病
自行车冲击行人
昨日下午3点,南京市人大代表王湘在晨报记者的陪同下,来到珠江路视察这里的人行道情况。
从后宰门到马标这一段,人行道的路面比慢车道的路面要高一些,人行道的路面基本保持通畅。从珠江路与龙蟠中路的交叉口开始,沿珠江路往西的两侧,人行道和慢车道的高度就被改造成同一个平面,之间没有任何的隔离措施,和王湘并肩而行的记者不时会被身后的自行车或者摩托车逼到一边。
王湘代表感慨,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南京自行车流甚至可以用汹涌二字来形容,让这样的车流和行人走到一起,基本上行人没有地方可走了。
人行道成停车场
在玄武区政府大门两侧的人行道上,各放着一个“此处禁止停车”的告示牌,但是就在牌子的旁边,不但停放着自行车,而且还停放着几辆机动车。
从玄武区政府门口走到珠江路与太平北路的交叉口,在太平北路的东侧,这里的人行道路面比慢车道高,人行道就好走多了。王湘代表指出这样的人行道才是合理的,只是可惜走了这么长的珠江路,也就只有几段路的人行道是这样铺设的。
在太平北路西侧,这里干脆就设置了自行车上人行道的指示牌,让自行车和摩托车都从人行道上通过。而且就在这人车混行的人行道上,还停放着一堆自行车。
盲道成摆设
在珠江路靠近成贤街的路段,这里同样是人行道和慢车道合二为一,同时人行道上也停放着自行车。王湘指着这些自行车说:“你们看看,盲道都被压在这些车下面了,哪里还能走人。”在东大影壁附近,新建改造的商铺甚至将房基建到盲道上。
“这里竟然没有盲道,实在不应该。”随后,记者陪同王湘来到新建成的城东干道。在城东干道白下路路口附近,行人和自行车混行在一起不说,这里的人行道上竟然没有设置盲道。这让王湘直摇头:“现在的道路改造,人行道的地位已经被排挤到最末位了。”
三原因造成人车混行
设计存在缺陷
南京市规划局王宇新处长表示,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人行道和慢车道必须利用标高或者路牙隔开。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童本勤表示,城市内的交通干道,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人车混行不仅仅降低了车的行驶速度,而且还对行人造成了威胁。
对于一些交通流量巨大的道路,也采用慢车道和人行道混合的办法,规划专家们都表示,这些借鉴西方的设计,实践证明在国内行不通,其实是设计存在缺陷。
管理没有到位
“一味加强停车限制也不能解决问题。”南京市交管局科研室副主任毕衍蒙告诉记者,像人行道停车问题,确实是由于管理方面不到位。不过毕衍蒙也表示,如果附近有足够的停车场,自行车就不会屡屡停放在人行道上。
在珠江路的交通方面,为什么要把机动车赶上人行道?毕衍蒙解释说,现在将珠江路几个路口的慢车道改造成快车道,至少使得珠江路的机动车辆能够走动起来。在行人和机动车两者的取舍方面,只有暂时偏向机动车。
受周围条件限制
快速内环东线指挥部的相关人士在谈到人行道的时候说,在最初的道路规划中,也确实不是这样规划的,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受周围原有建筑物的限制,路面没有办法拓展开来。现在他们采取部分路段人车混行的办法,实在属于迫不得已。
毕衍蒙也表示,珠江路等老城区内的道路,受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限制,被迫采用牺牲人行道的方法,这使得行人的权益受到了损害,但这只是城建过程中的权宜之计。
代表呼吁:牺牲人行道不能成习惯
“我将好好考虑这一问题。”在看完珠江路、城东干道的人行道情况之后,市人大代表王湘表示,南京市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全市人口的15%左右,若干年后这一比例还将上升,到时候这些老龄人群的出行必将是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如果城市道路的改造都以牺牲行人权益为代价的话,若干年以后这样的积弊会酿成重大的社会问题。
“要么进行大规模的老城区改造,要么均衡行人和车辆之间的权益。”王湘表示,尽管现在受多种条件限制,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得不到保证,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将牺牲人行道当成一种习惯,而是应该朝如何同时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方向考虑。否则,一遇到城市道路改造,就找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来牺牲人行道,若干年后南京城内的道路就没法走人了。
王湘表示,从观察的情况来看,部分人行道的牺牲其实是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这些人行道完全存在恢复的可能。因此,她呼吁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救救人行道”。她还呼吁,城建规划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都要重视人行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畅通行车的同时,也要保障行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