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吉晶晶实习生李政通讯员黄蓓)小学生忙竞选,演讲稿“官味”十足。是自信上进的表现?还是迷失了童心?昨天做客“教育聊天室”的热心读者,大多是学校老师。
武昌的史老师第一个打进热线,她说,小小年纪就“官话”连篇,从侧面反映出教育的缺失,也给家长和老师敲响了警钟:应及时帮孩子摆正心态,懂得当“学生干部”的实在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
襄樊的陈老师认为,小家伙的演讲稿虽然“官味”十足,却表达了孩子的志向,家长和老师应及时鼓励、引导。
“社会上‘争等级’、‘拉关系’等不良风气,逐渐渗入到小学校园。家长对‘官位’的重视,也可能影响孩子,将‘官职’大小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砝码……”汉口的李老师建议,竞选学生干部,应侧重考查“硬件”,如吃苦精神、组织能力等。
一位中学校长指出,学生伢若是“官瘾”过重,一旦丢了“乌纱帽”,必然会产生失落感。此外,他们长期受“官瘾”侵蚀,会形成“官本位”意识,不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