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安徽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必须高度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产业结构先后经历了资源导向、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投资导向等多种选择,但是没有把产业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导致产业结构层层攀比的现象:不管产业技术基础,一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管产业规模效益,各个地方同步发展汽车工业;不管债务风险,盲目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管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一味追求招商引资规模;不管市场容量,只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 |
决定和影响区域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一是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随着国内外资源短缺不断加剧,环境承载能力日益不堪重负,资源与环境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最突出的稀缺经济资源,资源禀赋日益成为区域产业体系稳定和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发挥资源与环境优势,是后发展地区普遍的选择产业发展思路,体现的是比较优势原则、要素置换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同传统的资源导向性选择已经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后发展地区如果不从战略高度考虑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必将对其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形成新的挑战,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开发型城市面临的资源枯竭与产业转型的困难,就是中部地区前车之鉴。二是市场需求空间,实际上,只有尚未开拓的市场,没有绝对过剩的需求,所谓过剩总是结构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只要定位准确,产业发展空间是广阔的。所以,要从区域性的消费结构、细分化的消费层次、合理有效的市场半径等方面选择全方位的市场攻略,既要开拓国际市场,也要开拓国内市场;既要开拓东部地区市场,也要开拓西部地区市场,切实把握各类市场的供求变化,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稳定区域产业基础,而不宜只攻一个方向、只追求一个模式,形成新的封闭型的市场体系。按照市场的稳定性和扩张性增强区域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构建区域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三是技术创新和产品替代周期,产品的设计技术、生产技术、工艺技术、包装技术日新月异;未来消费结构的升级将进一步加快,产品乃至产业生命周期可能进一步缩短,汽车稍微改造一下车型、提高一点配置,就能够成为风行市场的新一代产品。产品替代比技术创新的步伐更快,只要科学分析和预测产业创新和产品替代的趋势,超前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结构,就可以增强区域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增强区域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是要立足特色性,特色就是比较优势。所谓特色,主要是指产品的资源独特性、技术独创性、功能特异性、产品文化的地域性、消费群体的指向性。保持特色,就是保持产品的市场周期,就是保持企业的超额利润,就是保持产业的稳定性。只要有特色,小产品可以做成大市场,小企业就能成大气候,众多的小产品、小企业就可以集聚为大产业。强化区域产业特色,是增强产业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必须把发挥特色作为选择产业结构的基本着力点。要正确把握特色的内涵和外延,培植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不能把一切差异性都当作特色性;二是要坚持多元性,产业结构高度集中的结果,往往是当某一类产业出现市场衰退,就会造成全局性的经济波动。特别是以资源型产业和加工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展望未来,资源型、低端型产业波动性比较突出,结果产业结构畸轻畸重,忽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就难以保持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以多元性促进互补性,形成此消彼长、总体平衡的产业体系。例如,安徽应建立以农业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性产业、机械电子汽车装备制造等支柱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等为共同支撑的产业体系,应该保持一定的投资比例,保持协调的增长速度。三是要突出创新性,创新产业发展的根本活力,没有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必然是不稳定的产业体系。要通过构建政府创新投入机制、社会创新服务机制、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形成全方位创新、全过程创新、全员创新的全面创新体系,发展创新一批优势产品,培育一批成长性比较强的创新产品群体,储备一批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设计,促进超前性的研发投入,超前性的产品开发,超前性的市场培育,不断增强产业体系的发展动力与活力。四是要推动标准国际性,各国贸易壁垒日益多样化,各种国际标准层出不穷,国际化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只有在产业质量技术标准、产品环境卫生和安全标准、价格和计量标准、包装运输标准乃至职工劳动福利等方面充分把握世界贸易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制定对应的标准和规范,尽可能地与积极、合理的国际标准接轨,才能增强规避贸易风险的能力。五是要注重发展持续性,安徽是资源型产业大省,必须从产业安全的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发挥资源优势,不能硬拼资源消耗;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不能贬值贱卖资源;要考虑环境治理成本,不能只计算眼前生产收益;要顾及后续承载能力,不能只看近期环境承载能力。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少地方不计资源环境成本,形成了新一轮的粗放型发展的高潮,这种不顾资源与环境承受能力的掠夺式的发展,是难以持久的。六是要体现和谐性,要正确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特别是在开发区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生产排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一定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发展经济与稳定社会的关系。(作者单位: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