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法院首开全国先河,设立司法救助金———当加害人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时,启动救助金对被害人及家属予以救助!据悉,省高院高度评价“司法救助金”制度,并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个案:伤者残了肇事者没钱赔
2001年1月9日晚,三轮车夫杨云全从绵竹市土门镇回家。
廖纪洪支付7200元医疗费后再也不给钱了。当年9月,绵竹法院判决廖赔偿杨2.1万多元。廖纪洪说:“我愿意给,就是没有钱。”法官了解到,廖是当地贫困户,孩子读书全靠村上救助。
这笔应该得到的赔偿,因肇事者的经济窘迫而“半途而废”,难道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申请人陷入困境?
举措:首开先河建立司法救助
能不能借鉴国外做法,建立司法救助金制度呢?绵竹法院决定:争取绵竹市委、市政府支持,划拨专项资金,对加害人无力赔偿的给予救助。2004年4月,财政划拨的20万元到位,这笔司法救助金由法院设立专门账户代管。法院成立司法专项救助领导小组,严格审批,把钱用在最困难的申请人身上。
同年4月30日,绵竹法院首次发放救助金,第一位受益人就是杨云全,他一次性领了3000元现金。法院领导表示,向当事人支付救助金只是帮助他们暂渡难关,一旦执行到位,法院将首先把执行款填补到“救助金”里。
效果:一举两得被执行人也感动
绵竹法院副院长陈伟介绍,使用“救助金”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申请人和被执行人都是自然人;双方当事人生活确有困难。符合条件者可向法院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申请人才能从救助金里支取现金。“视具体情况,金额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
据统计,两年多来,绵竹先后有70多人次得到救助。法院有关人士介绍,救助基金感动的不仅是申请人,还有被执行人。“有的被执行人不是不愿赔,而是确实没钱赔,有人就表示,政府都在为自己垫钱赔偿了,我更应该想办法赔偿。”
意义:完善制度法院有了诉后救助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把“研究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前,人民法院的司法救助只有诉前救助和诉中救助。绵竹法院设立的救助金是诉讼终结后的司法救助。秦琴记者苏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