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袁吉平调任望城县东城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东城镇地方不大,交通不发达,经济相对滞后,苏蓼垸作为长沙市万亩防汛大垸就在辖区内。袁吉平上任伊始就深入农户调研走访,了解民情、镇情。在苏蓼垸听到的都是水患危害,低套田不产粮,看到的是稻田抛荒现象。
村干部和群众反映,抛荒的原因是种稻效益低,成本高。袁吉平立即找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座谈。经过分析,袁吉平撰写了《改造低套田,发展避灾农业的可行性调查报告》交镇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得到重视与支持后,又通过2002年的运作,低套田改制有了很大进展,金钩寺、金龙村、东闸村先后改造低套田1600多亩。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业综合效益,袁吉平经过向市、县水产方面的专家请教,证明苏蓼垸的水质、土质均适合珍珠蚌的生长繁殖。在2002年11月望城县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上,袁吉平又领衔提出《关于苏蓼垸在退耕还湖方案实施前期发展避灾农业,实行退田还水使之实现最大效益并予以立项的议案》,得到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03年下半年,珍珠蚌养殖面积达到3800亩。
东城受交通制约,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因此搁浅,于是袁吉平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设东湖路,致富东城人”的建议,并向市、县有关部门呼吁。在各方的支持下,10公里的长湘公路东城联络线在2004年终于硬化通车。
袁吉平爱学习,对人大工作情有独钟。担任人大主席后,他把有关法律编印成册,发到代表手中,要求每年学习掌握一部。为检验学习效果,还进行了学法考试,并将结果通报全镇,作为选民评议代表、代表向选民述职及代表连任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受选民监督。这样一来,有力地促进了代表学法、用法,按照法律来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