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楼旅店客盈门。”昨日下午,这一幕四川近代史上时常出现的闹热场景,在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得以再现。大型公益讲座《“成都故事”扬琴清音精品专场》在这里隆重上演,四川省曲艺团著名演奏家傅兵、黄蓉、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先生的外孙陶宗礼、青年演员吴暇等近十位老少艺人唱名段亮绝活,现场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据介绍,扬琴与清音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存在传承隐忧。曲艺研究专家、民俗学家蒋守文介绍,“扬琴”原名“洋琴”,是广州开埠后从海外传来,属于西洋乐器的一种。四川人将扬琴艺术发扬光大,创造出400多个段子。清音更是有600多个段子。
上世纪30—60年代,是有200多年历史的扬琴清音的鼎盛时期,“民间的书场每天都会有艺人表演扬琴清音,达官显贵们也会坐着轿子去捧场,闹热得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川都还约有80多个曲艺团队,到现在只剩下五六个,大量扬琴清音人才流失,目前全川从事扬琴清音表演的老少艺人加在一起,也不过50人。
郝弋记者蔡宇实习生吕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