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48项“活文物”榜上有名(组图)

  今年是北京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年。5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13项带有浓郁京味儿的项目入围;日前,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也新鲜出炉,48项民间传统项目、技艺榜上有名。

  其实自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轮普查工作就已经在京城18区县开始进行,通过普查、盘点,此前一直隐藏于民间的大批鲜为人知而又令人啧啧称奇的“绝活”重见天日,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据初步统计,目前本市已普查到的项目超过2000项。

  此次入围市级名单的项目,都是最急需抢救的项目。它们中的大部分或缺少传人、或保存不完整,都跨在濒临灭绝的槛儿上。而这份单薄的名单究竟能不能成为一道护身符,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存得以延续保留,成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随着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市将有望通过采取资金扶持、成立工作室等,保护这些“活文物”。例如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管理办法;各区县在普查同时,针对不同项目制定相应保护规划、建立图文档案,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工艺纪录下来。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市里也有望制定保护办法,对不同级别的“能工巧匠”、老艺人进行相应的资金支持。另外,“非遗”要走进学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据介绍,抖空竹现在已成为一所小学的必修课。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加深,各区县也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石振怀介绍,例如“电子数字化”被应用在纪录“非遗”项目上,另外市民登陆网站,也能一饱眼福,欣赏到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一.民间音乐

  1.智化寺京音乐

  智化寺始建于明代,初为大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敕赐寺院,后王擅将部分宫廷音乐移入,此即智化寺音乐由来。清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音乐逐渐传播到京城周边,成为北方佛曲代表,被冠以“京音乐”,至今已传承562年。

  2.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又名郊庙乐,是一种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典礼音乐。历朝历代均有专职官员和部门负责。明太祖朱元璋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沿用至今。中和韶乐的主要特点是:五声音阶的运用;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续了先秦雅乐特征;八音具备;有乐必有歌;突出钟声磬韵,体现“金声玉振”。

  3.京西幡乐

  京西幡乐是门头沟西部山区传承了四百余年的民间吹打乐,是古幡会祭祀佛道儒时演奏的祭祀音乐。京西幡乐具有“四老”,即曲目老、乐班老、乐器老、艺人老。其传承基本上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并且以学习单一乐器为基本的传承单位。

  4.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指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运河船工为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根据演唱者的回忆,其渊源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如今运河号子的唯一传人是通州永顺镇盐滩村76岁的赵庆福。

  5.顺义曾庄大鼓

  顺义曾庄大鼓是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流传于顺义区杨镇一带,又称“挎鼓”即“迓鼓”。曾庄大鼓系由宋代军乐演变而来。在曾庄传承百余年仍保持军乐特色,是民俗活动中营造氛围表现力俱佳的民间花会之一。

  二.民间舞蹈

  6.京西太平鼓

  太平鼓是门头沟区门城镇、妙峰山、军庄一带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的民间舞蹈形式。太平鼓自明代即在北京流传,清代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因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击打太平鼓,取“太平”之意,故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

  7.延庆旱船

  旱船是延庆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据地方史志记述,延庆旱船产生于400年前的明代。延庆旱船表演的道具有一只船、三只船、九只船、多只船的划分;在表演套路上,主要以不断出现的“圆”为基础的套路,以各种“葫芦”命名的套路很多。

  8.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花钹大鼓”是后牛坊村的花会之一。此表演形式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均有流传。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原名称“雷音圣会,子弟花钹”,百姓俗称“大鼓会”。据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由一山西洪洞县逃荒到后牛坊的白胡子老人教给当地村民的。

  9.密云蝴蝶会

  “蝴蝶会”是以蝴蝶为形象特征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因其通常随走会队伍进行表演,也被视为一个会档。流行于密云县卸甲山等地。据传说,“蝴蝶会”起源于元朝初年,就已知材料证明在密云已流传二百多年。与其它地区不同,密云蝴蝶会采取成人与儿童叠加上肩的表演形式。

  10.米粮屯高跷

  米粮屯高跷源于清乾隆年间创建的“同乐高脚会”,曾受过皇封,距今已有250余年历史。最早是由家住米粮屯而在北京干活的马四爷带领本村几个人创办的。表演绝活主要有夜叉探海、苏秦背剑、怀中抱月、鹞子翻身、蝎子摆尾等。

  11.海淀扑蝴蝶

  “扑蝴蝶”是清末起在海淀苏家坨镇后沙涧村一带流传至今的民间舞蹈项目。据史料记载,“扑蝴蝶”最早出现在南宋江浙。传至北京已有200多年历史。海淀“扑蝴蝶”源于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上的一支民间歌舞,此舞被后沙涧村一个叫李五的拉洋车人看到,后回村组织村民编排而成。

  12.白纸坊太狮

  白纸坊太狮源于宣武区白纸坊地区的著名民间花会——“白纸坊太狮老会”。该会据传最早成会于清乾隆五年,其后几经兴衰。清同治九年,由白纸坊一带大户人家李庭朴、陈子鹤重整太狮老会,狮头为大额头、窝窝眼、血盆口、翻鼻孔的威武凶猛造型。

  13.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五斗斋高跷秧歌起会于清乾隆年间。清末慈禧太后60大寿时,曾对秧歌中“小头行”角色十分赞赏,特赐“太子冠”。“五斗斋”原为大栅栏地区一街巷名,因该花会创始人居住在五斗斋,故取此名并沿用至今。

  14.沙峪村竹马

  沙峪村“竹马”是以假马套在人身上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起源于清代宫廷。沙峪村“竹马”起源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一百余年。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竹马”都要与其他花会一道上街表演。

  15.通州运河龙灯

  通州区漷县镇张庄村运河龙灯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其方口、蓝身的造型独具特色。过去每逢年节或遇灾害,人们都要舞动龙灯以祈福迎祥。而今的运河龙灯表演,则成为群众娱乐健身的文化活动。

  16.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

  童子大鼓是门头沟龙泉务“中心合义童子大鼓老会”中融舞蹈、音乐、武术技巧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主要由童子击钹舞蹈、成人击鼓伴奏,具有典型的民间特色。

  三.传统戏剧

  17.昆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许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昆曲使用的曲牌约千种以上,以曲笛伴奏为主。最有影响的剧目有《桃花扇》、《游园惊梦》等。

  18.京剧

  被称为“国粹”的京剧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等接踵入京献艺。以后京剧又吸收了昆腔、秦腔和一些民间曲调的精华,自成体系。

  19.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源于山陕梆子腔,清代传入京津地区,是我国北方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曾称“京梆子”、“直隶梆子”等,直到1952年才定名为河北梆子。

  20.大兴诗赋弦

  “诗赋弦”是存于大兴区的具有北京乡土特色的地方民间小戏。据《大兴县志》等书记载,“诗赋弦”创始于1880年,曾产生上百个剧目。诗赋弦是在“十不闲莲花落”基础上产生的,保留了由民间杂曲小唱向戏剧过渡的演变过程的原始风貌,曾在大兴、房山、涿州等地产生广泛影响。

  21.柏峪燕歌戏

  柏峪村位于门头沟区,多种戏曲蔓延于村里乡间,燕歌戏就传承于此。柏峪燕歌时代久远,据老辈传说,燕歌是由距柏峪村3华里处著名的天津关守关军户世代相传。由于当地口音之故,也俗称“秧歌”、“燕乐”。据记载,清乾隆帝庆祝60大寿时还调演过燕歌戏。

  四.曲艺

  22.相声

  相声形成于北京,流行全国,是由笑话及吸收其他曲艺中的“说口”逐步发展而成。近代相声可追溯到明末的民间口技,而真正形成和发展在清末。最早说单口相声的艺人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张三禄。

  23.岔曲

  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之曲种,是单弦演唱中的一部分。其起源于清初北京,兴盛于乾隆朝,流行于京城内外。关于岔曲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乾隆朝征西凯歌;另一说是从昆曲、高腔岔支而成。至民国初,岔曲已经完全融入单弦牌子曲。

  24.单弦

  单弦形成于清末,流行于北京城郊。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称“八角鼓”、“单弦八角鼓”、“牌子曲”,简称“单弦”,是在流行于清乾隆年间的岔曲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单弦的演出形式最初是一人手持八角鼓击节,一人以三弦伴奏演唱,时称“双头人”。后满人司瑞轩自编曲词,自弹自唱于茶馆,自此单弦作为独立曲种传开。

  25.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后发展而来。流行于河北和东北、华东一带。木板大鼓因其演唱者多带保定、沧州口音,故又名怯大鼓。民国三十五年(1946)后,遂正式统一命名为“京韵大鼓”。

  26.密云菜家洼村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人持鼓板站立击节,说唱相间表演,另四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打琴(扬琴)、和瓦琴伴奏的说唱曲艺形式。五音大鼓产生于清乾隆年间,由“普天同庆昭音会”——“清音会”衍生而来,后传到民间。现已流传100余年。

  27.平谷调

  平谷调(大鼓)是1880年左右由平谷王宪章根据本土的乡音及民歌创立。曾出现过“铁板大鼓”等称谓,根据唱法不同又有“小口平谷大鼓”、“大口平谷大鼓”之分。

  五.杂技与竞技

  28.北京天桥中幡

  中幡起源于晋朝,距今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记载。清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皇旗佐领,属内八档会之一,且受过皇封。中幡主干是一根10米长短的粗短竿,竿顶悬挂着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中幡的动作有霸王举鼎、老虎撅尾、苏秦背剑等26种之多。

  29.抖空竹

  空竹一般为木质或竹质,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传说三国时,曹植曾作《空竹赋》。从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述的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以及明定陵出土的文物考证,可知“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30.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位于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帽山村的满族二魁摔跤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因谐音讹传,又称二贵摔跤、二鬼摔跤等。二魁摔跤的表演者为一个人,却假扮两个人。表演者身背一个木架,上安装两个可以活动着穿满族服饰呈摔跤状的人形道具,两只手两只脚穿上靴子,分别作为两个满族人的双脚,然后使出各种技法。

  31.围棋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古代四大技艺:琴棋书画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现见于史录的我国第一位棋手是战国初期的弈秋。至唐代,下围棋渐渐成为了高雅娱乐活动,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平民百姓,都不乏围棋爱好者。

  32.中国象棋

  象棋起源于中国,古代象棋的萌芽起源有:神农氏、黄帝及周武王伐纣之说。春秋战国时,棋艺统称“博弈”,博指象棋、弈指围棋。在《楚辞·招魂篇》有“蓖蔽象棋”及刘向《说苑》“燕则斗象棋”的记载,象棋一词即源于此。在明清两代,象棋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中国象棋爱好者有一亿人左右。

  六.民间美术

  33.象牙雕刻

  象牙雕刻工艺指的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历史悠久的以象牙为雕刻材料的传统技艺。考古材料表明,北京象牙雕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保护大象种群的考虑,包括中国在内,国际上曾经一度禁止了象牙贸易。这使得完全依赖进口象牙原料的象雕工艺陷入了无米之炊的境地。

  34.北京玉器工艺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玉器作为妇女的装饰品。北京玉器兴于元代,祖师为邱处机。当时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风格。北京玉器技艺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艺,遮瑕为瑜成为琢玉的重要法则。其制作工艺过程可概括为“议、绘、琢、光”。

  35.曹氏风筝工艺

  “曹氏风筝”是金福忠先生的《宫廷风筝图谱》与孔祥泽先生1943年抄录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两部著作结合后,形成的风筝流派之一。“曹氏风筝工艺”保存了21首扎制口诀歌诀。43种技法中保留下来的20种制作工艺,其中拟人化的扎燕技艺凸显了北京特色。

  七.传统手工技艺

  36.景泰蓝制作技艺

  北京景泰蓝在工艺上称之为“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景泰蓝制作工艺精细复杂,需经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37.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民国初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项。“聚元号”自创办起,就隶属清廷,其生产、销售都由朝廷控制。直到清朝灭亡才沦为民间作坊。

  38.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

  荣宝斋坐落在著名的琉璃厂文化街。其前身是松竹斋,创建于清康熙十一年。至清光绪二十年,更名为荣宝斋。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的特殊功能在于它可以运用极精确的表现手法,反映出水墨绘画原作的真实面目。

  39.雕漆技艺

  雕漆工艺发源于唐代,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最终落户北京。清光绪三十年,艺人萧乐安及李茂隆在京开办了近现代首个民间雕漆制造作坊——继古斋。雕漆主要工序为雕,主要原料为漆,故名雕漆。北京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又称“剔红”“剔黑”“剔彩”等。

  40.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

  全聚德烤鸭店始建于1864年,创办人为杨全仁。杨全仁雇佣山东名厨,用宫廷御膳房流传出来的挂炉烤鸭技术精制烤鸭,声誉日隆。挂炉烤鸭使用果木为燃料,在特制的烤炉中,以明火烤制而成。

  41.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

  远在商代就有了一种叫“坩锅”的器皿,此为“焖炉”的雏形。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南宋即有了“焖炉烤鸭”。便宜坊源于明永乐14年,由一南方人在北京南城创办,开始以经营焖炉烤鸭和筒子鸭为主。其匾额为明代名士杨继盛所题。近六百年来,便宜坊独树一帜的焖炉烤鸭吸引着四方食客。

  42.绒布唐工艺

  绒布工艺起源于清朝入关前的军队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绒布唐”民间工艺,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的,至今约有160年,被专家誉为北京近代民间玩具的“活化石”。绒布工艺多采用民族传统色彩,表达吉祥喜庆的寓意。其代表作品有马上封侯、马拉车等系列作品。

  八.传统医药

  43.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创始人乐显扬精通医药,其子乐凤鸣编纂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该书汇集了乐家祖传秘方、太医良方、宫廷秘方等共362种。该店经营的中草药和丸、散、膏、丹等各种中成药,以选料真实、炮制讲究、药味齐全著称于世。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一百八十八年。

  九.民俗

  44.厂甸庙会

  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时,盛于清乾隆年间。民国七年,经市政当局整顿后,正式规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邨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厂甸庙会历经祭祀而庙市,转而书市渐成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民俗活动的演变过程,被文人学者们誉为“雅俗相济、商娱相融”。

  45.妙峰山庙会

  妙峰山(古称妙高峰)传统庙会,地处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据记载妙峰山庙会始于明朝中后期,清代香火最盛,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和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举办春香和秋香各一次。历史上妙峰山香客遍及华北,是华北最重要的庙会之一。妙峰山庙会也是中国民俗学八十年的研究基地。

  46.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

  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以行业祭祀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围绕祖师信仰而进行的建殿、立碑、祭祀、行业管理等内容。行业祖师崇拜在宋元时代趋向繁荣,到清康熙年间,木工行业在东岳庙西跨院建造了最早的行业神殿宇。此后,京师许多行业立碑及建殿、重修以及相关的习俗活动持续不断。

  47.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

  大石窝地处房山区,辖区内有高庄村、南尚乐村等7个祖辈以石作为业的自然村落。大石窝石材品种繁多,尤以皇家御用石材汉白玉最为珍贵。大石窝石材的开采、雕刻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朝,自隋末云居寺刻经始,历经金、元、明、清数朝代皇家修建宫廷等工程,各地石匠云集于此,渐成村落。

  48.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

  石景山区古城村形成于明初。明万历年间以来,村民信奉碧霞元君,每年四月到妙峰山朝顶进香,逐渐产生了香会组织——“秉心圣会”,并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花会表演方式“花十档”。主要民俗活动为“十一踩街、十二扬香、十三朝顶、十四还乡”。其传承特点是家族式传承和师徒式传承相结合。

  (注:民间文学类空缺)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沙峪 | 燕歌 | 慈禧太后 | 苏秦 | 沙涧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