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孔融让梨’这样的教育方式过时了”。日前,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陈竞为家长们上了一堂颠覆传统观念的心理课。(1月14日《天府早报》)
为印证“孔融让梨过时说”的正确性,陈竞以分别买了3只苹果的美国妈妈和中国妈妈做对比:美国妈妈让3个孩子通过修建草坪的比赛,去竞争最大的苹果;中国妈妈却对嚷着“我要那个最大苹果”的孩子说,“你不是好孩子,大的要让给别人”。
| |
在我看来,美国妈妈的教子理念确实没错,而中国妈妈的教子思维同样也绝对正确。错就错在“专家”的荒谬。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确有必要。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具备“竞争意识”与恪守“让梨美德”完全是两码事,更无必然冲突。“孔融让梨”所蕴涵的本义,是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具备“礼让他人”的美德。而这种属于人类共同需要的美德,即便在发达国家同样也存在和被弘扬着。如发达国家的公共汽车上也设有为老人、病人、残疾人准备的专座。这样的礼让,并不影响人们在其他领域的激烈竞争。同理,教育中国孩子弘扬“让梨美德”,并不会影响他们竞争意识的形成。
因此,家教专家陈竞把“让梨”与“竞争”对立起来,是犯了概念混淆的低级错误。“让梨过时”论调的发出,还不仅仅是对正确教育观念、人间传统美德的颠覆,更是对基本人性的灭杀。在这种荒谬教育观念的驱使下,人类不但会丧失应具的人性之美,甚至会把这种缺乏良知的思维带到社会竞争中,从而加剧不择手段的“残忍竞争”恶劣局势。
无论社会竞争怎样地残酷,社会都不可或缺“礼让”美德——甚至,竞争愈激烈,就愈需“礼让”美德来呵护弱者的利益,来维系正常和谐的社会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