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是否推出,关键要看近期国际成品油市场价格走势”,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与成品油定价机制紧密相关的各地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现阶段也不会取消。昨日,上海市交通局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为保持出租车客运市场稳定,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暂不取消。
| |
与上海相同,北京、广州等地有关部门近日也纷纷表示,暂不取消1元的燃油附加费。
1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调国内油价的举措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王震表示,“近期国际油价如果继续走低,跌破50美元/桶,那么改革定价机制的可能性非常大。”
目前,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制定方式是:选取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再加权平均后制定。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每个月上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再加运费,制定出相应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这种定价方法由于存在一个月的滞后,也被称为“一个月跟踪法”。
业内人士胡教授指出,“遗憾的是我国对于国际油价走势一直不甚清晰,这也是定价机制改革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曾经制订过一套改革方案,但最终没有执行。
王震表示,不管定价机制具体如何改革,都仅仅是我国成品油价格体系的过渡阶段,最终将走上依靠市场定价的轨道,不过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期。他建议,“不论与谁接轨,现阶段首先应该缩短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让定价机制更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