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食色变”、“饮水思危”、“忍气吞声”——这是1月15日上午公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中使用的3个关键词,分别描述了中国公众面对的食品、饮水、空气污染问题。
“环保民生指数2006”,这一由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环保指数,被称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
食品安全、饮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位列公众关注度前三位
“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人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影响和制约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对这组数据作此解读。
在访问的14类问题中,被访者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有82%的受访者表示,对食品安全“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而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的被访者则占到38%。
专家认为,由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洁的土壤、水源和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老百姓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忧心忡忡,“举箸不定”。
关注度“屈居第二”的是饮用水污染问题。在被访者中,对饮用水污染表示“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的达到81%,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遇见过饮用水污染问题的被访者占38%,与食品问题持平。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流域水污染事件,让老百姓对饮用水质问题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对于空气污染问题,表示“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的被访者占73%。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遇见过空气污染问题的被访者占42%,这个比例高于食品和饮水。
据统计,空气中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是我国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超过环境容量一倍以上,全国烟尘排放量达1182万吨。
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得分都不及格
“环保民生指数2006”披露了一组让人尴尬的数字: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两项不及格和一项刚过线的分数给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又敲了一次警钟。
据介绍,环保满意度分数的计算来源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状况的认识和对政府环保工作满意度的加权平均。由于“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三项选择都被计入满意,所以这项统计得分较高。
数据统计者、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副秘书长王麦玲教授介绍,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公众的环保行为受到环保意识和环保满意度两个方面的影响。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环保满意度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高;环保意识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
调查发现,在被访者中,看到污染企业破坏环境,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占15.8%;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和劝阻,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占23%;遇到环境问题时,有20.5%的人愿意“向政府部门(包括环保局)反映”。这一数字已经比上年上升了4.9%;虽然比去年下降了0.8%,但是选择“说了也没用,因此一般不反映自己的意见”的比例仍达11.7%。
统计还显示,在受访者中,“12369”全国环境热线的“知名度”比2005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有76%的被访者不知道该热线。
“造成这种下降的原因,是我们把选取样本扩大到了农村。”报告执笔人张蓓蓓解释说,这表明,农村居民的环保知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国信息业协会调查业分会副会长刘德寰教授建议,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环保知识和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扭转公众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缺乏的状况。同时,也要提高低收入者、低学历者和农村地区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和对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61%的公众认为中国政府重视环境保护
接受调查的公众对政府的环保工作表示了普遍认可。61%的公众认为,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很重视”和“比较重视”,仅有4%的被访者认为“不重视”。
对环境部门在工程或工业项目开工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因环境污染而对项目“关停并转”的做法,也有70%的公众投了赞成票。
“最近的‘区域限批’就反映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决心。”家住北京双花园小区的张先生认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百姓感到“安心、放心”。
“这反映了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认同,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渠道更加通畅,老百姓与政府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副司长刘友宾说。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正是由于近年来政府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屡出重拳,加大治理力度,使得环境影响评价越来越深入人心,无疑增强了公众的信心,大大加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如何产生(链接)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由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环保满意度三个一级指标构成。三个一级指标之下,又分为7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该指数从公众角度出发,系统描绘了目前公众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模式和态度,以及公众对环境和环保行为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中国7个地区,28个城市,样本量包括4482名普通居民。访问的14类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绿化、噪声污染、江河湖泊污染、可持续发展、土地污染、地球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臭氧层变薄、房屋装修污染和生物物种减少等。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主要采取定量方法进行研究。所有问卷回收后,经复核编码,使用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数据。
公众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