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自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竞争,李宁有限公司CEO张志勇坦言,年仅16岁的李宁公司还是个“小”公司。
正因为如此,面对企业国际化问题,李宁公司显得很谨慎。
正在进行的“一起运动”北京高校巡展活动中,张志勇透露,未来5年李宁公司将把国内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预计营业额方面每年都保持35%~40%的成长率。
| |
李宁公司已经制定出三个战略阶段,第一个战略阶段到2008年结束,第二阶段是2009~2013年,2013~2018年为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李宁公司的市场主要在本土,在第三阶段才考虑真正走出去。“三个阶段实施之后,李宁公司将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品牌公司。”张志勇说。
其实,早在1999年,李宁公司就将国际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提出来了,2000年,李宁公司已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欧洲的9个国家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
张志勇认为,目前李宁公司的国际化,主要是一种品牌国际化战略,“并不一定要走出去,不一定非要占领全球市场”。
众所周知,近两年,中国的知名企业纷纷走出去,在国外开拓市场,但现状令人担忧。种种迹象表明,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并非一蹴而就。
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形成对比的是,各大国际巨头在中国经过一阶段的发展后,已经“如鱼得水”,非常适应和了解中国市场了。
张志勇说,从1992年开始,每一届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都会在领奖台上穿着李宁的领奖服。但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的运动员最后都会穿上阿迪达斯的运动服走上领奖台。因为在赞助奥运会的争夺战中,李宁公司最终不敌财大气粗的阿迪达斯。
与竞争对手耐克、阿迪达斯相比,刚刚有16年历史的李宁公司还有很大的差距。李宁公司在2005年度的销售额为3亿美元,但阿迪达斯公司的销售额为118亿美元,耐克公司的销售额是137亿美元。
“我们不幸的是遇到了全球体育用品行业最好的品牌,但有幸的也是能够跟他们在一起竞争。”张志勇认为,这些优秀体育品牌给了李宁公司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为李宁公司以后走出去,了解国际市场、熟悉竞争对手打下了基础。
“如果连本土市场都赢不了对手,到国外结局会怎么样,结果可想而知。”张志勇说,李宁公司要想真正走出去,在产品创新与品牌营销方面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加强,财务状况一定要更好,“这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只有先成为区域性的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先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