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委书记郑云峰(右)到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园了解工程进展。(刘宇舜 摄)
话语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中心城区中,思明区的多项经济指标已排在第五、第六名,这还不够,我们必须昂扬奋进,不懈进取,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争创一流,向走在最前面的全国强区看齐。
| |
“日新月异的思明既是一个‘老城区’,又是一个‘新城区’,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在高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是新班子面临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把思明的未来建设得更新、更强、更美!”
阳光明媚,和风煦暖。一缕缕金色的阳光穿过冬季的薄雾,洒落在鹭江两岸。宽阔平缓的海面上,集装箱货轮穿梭往来。遥相呼应的厦鼓码头,满载游客的渡轮发出“呜呜”声,不知疲倦地从鹭江的这一头开到那一头。
这幅世人熟悉的厦鼓风光在定格了多年之后,如今却呈现出更加灵动的风景:就在人来人往的鹭江道边上,包括“第一广场”在内的几个重点工程一字排开,工地作业的桩机声,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个老城区青春成长的强劲张力和奋力前行的坚实足音。
透过思明区新行政大楼办公室落地窗外的风景,我们这次采访的主题似乎已扑面而来。
1月13日,一个跟多少个“双休日”没有什么不同的周六的上午。采访新任思明区委书记郑云峰是在周六上午11时30分,也就是在他跟街道基层的同志利用双休日谈完下一步发展的思路之后。他穿着夹克装,儒雅、沉稳、刚毅而干练。
我们的采访是从几组经济指标入手的,就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思明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5.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8.8亿元,两项指标均比三区整合时的2003年接近翻番,财政收入首次实现双位数增长,比上一年净增13.8亿元。按照计划,今年思明区财政收入还要再增10亿元以上,并力争突破70亿元。
对大多数生活在思明城区的厦门人来说,思明区离得那么近,似乎又那么远,身在其中反而“看不清”。但在这天上午,随着郑云峰平和务实清晰的讲述,这个厦门中心城区的一本本经济账,一个个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融合窗外明丽的风景,一切都变得似乎那么具体和可触摸了。
日进1800多万,
靠的是长效财源的培植
财政收入一年增长十几个亿,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相当于内地一个县甚至几个县的全年水平。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换算,将今年预计财政收入总和除以365天,可以得出,思明区今年每天要创造出18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
郑云峰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现在我们完全有信心做到。”郑云峰将思明区这种经济发展的奇迹归功于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归功于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形成的气势与平台。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思明区正迎来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效益最好、发展态势最强、发展后劲最足的重要发展机遇期。”10多亿元从哪里来?首先是工业集中区建设带来的效益。单是瞄准规模企业,向高技术、高资金密集度、高产值、高税收方向发展的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园,今年产值就将达60亿元。“千万别小看了这60亿元,这是思明区补长第二条腿的重要象征,也是思明区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一步。”软件园二期、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等一批项目的建设正为思明区的发展蓄积更大的势能。
工业的发展将壮大经济总量,同时又将持久地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从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根据思明区的区情,商贸业是一台大戏,今年看得见的项目就有莲坂明发商业广场、瑞景商业广场、加州广场。与此同时,还将通过发展节庆经济、旅游经济,拉动商贸消费。”眼下,思明区正从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两个方面入手,努力推动城市商业圈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文化、对台等各种资源,努力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致力成为服务于闽东南、闽西南的休闲购物中心和商贸服务中心。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成为思明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拿楼宇经济来说,一幢楼一年的纳税总额超过亿元,这样的楼宇在思明区已有3幢。现在思明区数十幢楼宇就像是一个个强力磁场,汇聚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为例,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企业的头在这里,身体在别处。郑云峰自豪地表示,等到观音山全部商务楼建成投入使用后,观音山一年就有可能产生20多亿元的税收。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去年,思明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近78%,已提前四年超过“十一五”末期的规划目标,长效税源为思明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和源源不断的后劲。
“10+1”的积极性,
成就“高度”与“速度”
因为是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思明区的发展一直为省市高度关注。省委领导到思明区调研时要求要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做到“发展要挑大梁,改革要打头阵,稳定要当标兵”。市委要求思明区要立足区位特点、充分挖掘区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旅游经济等发展重点,要在投资环境、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率先突破、代表厦门市水平”。怎样才能落实省市领导对思明区的要求,换句话说,思明区怎样才能在各个领域跑得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跻身全国强区行列?
大发展需要有大站位。郑云峰的想法是,未来思明区的发展应当是要把自身发展放在“立足海西、放眼全国”的高平台站位上,力争到2010年实现两个突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5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区中,形成经济规模、科技创新、社会和谐、城区服务集聚功能和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领先优势。
发展空间一直是思明区无法回避的难题。郑云峰说,这个问题随着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已经得到较好“破解”,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园、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的建设使思明区的发展“豁然开朗”,但随着这些项目的竣工和招商的基本完成,发展空间自然又出现新的“瓶颈”。这决定了他们只能向空间要效益,向单位土地要最大产出。
细心人会发现,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各个园区中,思明园的建筑楼层是最“高”的。在思明区干部的心中,他们对“高”的追求至少有两层的涵义,一层是空间上的,比如有序推进旧城旧村改造,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辖区企业搬迁后的厂房和土地,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同时,积极拓展三产发展空间;另一层涵义则是技术上的,比如第二产业不可能无限量地体积膨胀,但可以做优做高、“以质取胜”。拿多年来他们持续推动的光电产业来说,就是要形成从芯片等上游产品的研发到外延芯片的生产、封装和应用等完整产业链,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分工的、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光电产业集群。
达到这样超常的“高度”,靠的是合纵连横,靠的是里里外外的“合力”。不仅思明区与厦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走到了一起,谋求把思明园建成同安工业集中区里的示范园区,而且在区内部,各个街道的潜力和积极性也充分发掘和调动起来了。思明人最爱说“10+1”,乍听起来有点不解,原来是指10个街道加上一个区的力量和积极性。“10+1”的结果是:2006年,思明区有5个街道财政收入超过了5亿元,6个街道财政收入净增1亿元。
构建和谐社会,
让“幸福指数”不断“升温”
到地处老城区的思明区新行政大楼采访,本以为路上肯定要花去不少时间,谁知汽车一驶入老城区,路越走越顺畅。司机对我们说,现在经过改造老城区的交通比新城区往往更顺畅。宁静而和谐,交通给我们带来的思明老城区的新印象,既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作为中心城区,从某种意义上,思明区的形象与水平就代表着厦门市的形象与水平。多年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思明区一直致力于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功能、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摸索和创新。打造绩效型政府、楼宇党支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爱心超市……这一个个诞生于基层的生动经验,记录了思明城区“温馨程度”和“幸福指数”提升的“温度”。
不说各居住社区遍布健身器材这样的“细节”,拿备受关注的社会治安满意率来说,思明已连续四年在全市问卷调查中获得第一名。要知道,作为厦门主城区的思明区只要发案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全市就要上升三个百分点。厦门去年在全省社会治安满意率调查中再次获得第一名,可以想见这个“第一”后面付出的是多大的努力。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更好地保障居民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实惠。”郑云峰表示。
谈到和谐社会建设,郑云峰脱口而出五个“要”:一要从办公场所、服务设施等软硬件上加强社区建设。二要强化城区管理与建设,为居民群众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三要从就业、为民办实事、完善社保等方面抓好民生保障。四要统筹发展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各项事业。五要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平安思明”创建活动成果,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以距离思明区新行政大楼不远的海军码头为起点,环岛路过山绕海,向东北连绵不断地延伸,这条已成为厦门象征的道路也如同“工业飞地”一样,舒展了思明人的臂膀和想象空间。
如今的思明人,既钟情于环岛路上花圃中雕塑的《鼓浪屿之波》五线谱奏出的老城区的闲适与浪漫,更有矗立在环岛路上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永不止步”题词的豪情与活力,和着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足音,思明区迈向全国强区的坚定步伐,永不止步!本报记者张盛生陈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