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陌生人在黄家吃饭
从1999年末至今,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北京望京地区一个门牌号为607的普通人家里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一幅景象:临到饭点时,这间300平方米的房子就不再清静,一拨儿一拨儿客人陆续赶到这里,就像回自己家一样,找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就吃。
| |
在这里,预约或不请自来的客人们通常互不相识,但官员和平民却可以在饭桌上平等交流;在这里,吃饭不用花一分钱,却可以吃到以“黄氏牛肉”著称的家常美食。
这家的主人叫黄珂,重庆人,50岁出头,1983年来北京打拼,现在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董事长。他和他所住的“望京607”正在成为一个传奇,每天少则10人,多则60多人,常年都有像农村红白喜事一样热闹的“流水席”,常来的朋友们还自发成立了“黄友会”,出版了一本名为《黄客》的不发行杂志。
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人?这是大多数人听说“黄门家宴”后的反应。不过,黄珂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习惯用四川方言表达的他说:“我天性喜欢结交朋友,用家宴来招待朋友很正常啊,就像我去青海旅游时当地农民招待我吃饭一样自然。” 人物对话 记者:招待一群陌生人在家吃饭,不觉得别扭吗?
黄珂:我这个人天性喜欢交朋友,有朋友来就好好款待,就像我去青海旅游,当地农民招待我吃饭一样。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人和人之间就应该真诚相待,如果对陌生人视如路人,我觉得这个社会就有问题了。
记者:完全不认识的人,甚至是流浪者或者在工地打工的人呢?
黄珂:有媒体来做节目时还真做过试验,从街头拉了一个出租车司机敲我家的门,自称是朋友介绍的,我也接待了。但是完全不认识的人,和我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一点关系都没有,也都来吃饭,希望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家里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你说是吧?
记者:听说你们家每个月都要花2万多元买菜钱?
黄珂:其实这方面真的没有计算过,但以我目前的经济实力,花的这点钱还是能承受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计较钱的话,我就不会这么做了。
记者:这7年多到底有多少人在你家吃过饭,你统计过没有?
黄珂:少的时候十来个人,最多的时候有60多人,那是“黄友会”第一次开张的时候,平时也有几次来了50多人。每年大概有两三千人,7年下来大概有一两万人了吧。
记者:7年下来招待这么多人,相对一般人交朋友而言,显得太“过分”了,你觉得呢?
黄珂: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并不是刻意的结果。就是1999年末搬到望京之后,有一段时间我老呆在家里不出去,朋友们就主动来找我吃饭聊天,自然而然地人就多起来了。
记者:我看有报道说你这么好客,是因为十几年前的一次车祸中,你是4人当中唯一的幸存者,所以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黄珂: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了,是媒体非得挖出一些深刻意义才这么说的。其实,我做这些还是天性的原因。当然车祸之后,心态更放松了,不像以前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尤其是钱包。
记者:你觉得是什么吸引这么多人来你家吃饭的?
黄珂:我自己总结了3个原因。首先我是个单身汉,来我家没有女主人的脸色可看,对一般人家来说,女主人脸色晴朗就可以多坐一会儿,脸色阴沉就只能早早走人了,来一次两次吃饭可以,要是天天来,天下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忍受的。其次,我这个人比较糊涂或宽厚,进门来就平等招待,朋友们来这里也很放松。最后是我家的饭菜还是有些特色吧,我是重庆人,做的主要是四川的民间菜,饭菜比较简单、自然,这与外面吃到的饭菜有些不一样。据《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