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各奖项归属于北京时间昨日上午一一揭晓了谜底。这个舞台上没有真正的“独裁者”,尽管剧情类影帝的桂冠被“乌干达独裁者”阿敏将军的扮演者福里斯特·惠特克拿到;《巴别塔》获得剧情类最佳影片奖想必是最能体现金球奖的主办方———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国际化”属性的选择,这部集合了英语、西班牙语、日语、非洲土著语的三段式电影可谓是“全球化”在大银幕上的极致展现;因《无间道风云》落败而稍感遗憾的马丁·斯科塞斯在最佳导演奖的争夺上得到了补偿,几度“冲奥”不成的他,也因此在今年前所未有地更靠近“小金人”;而在美国口碑一流,国际上却反响平平的音乐片《追梦女孩》则在音乐/喜剧类别奖项中大放光芒,摘下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女配角奖,为这部“争奥”底气不足的影片适时地增加了几枚砝码。
| |
海伦·米伦两度封后伊斯特伍德获最佳外语片
颁奖礼上最醒目的获奖者非海伦·米伦莫属,她史无前例地先后在影片《女王》和电视电影《伊丽莎白一世》中诠释了英国历史上两位“伊丽莎白女王”,并成功地在一场颁奖礼上两度封后。有趣的是,除了这两位“女王”,曾经无数次捧起各大颁奖礼影后桂冠的斯特里普此次也借“女王”的声势再下一城,《穿普拉达的女王》帮助她完成了喜剧戏路的大突破,获封音乐/喜剧类最佳女演员。
尽管在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争夺上败给了《追梦女孩》,《波拉特》创造的喜剧神话还是毫无争议地让男主角萨沙·巴龙·科恩成为昨日最“欢乐”的赢家,当他站上舞台捧起奖杯时,我们才想起,这位极尽搞怪出丑之能事、让人笑破肚皮的哈萨克斯坦人的扮演者原来是这样一位英俊且风度翩翩的绅士———事实上,科恩是如假包换的剑桥毕业生、土生土长的伦敦人。
因为《硫磺岛的来信》采用日文对白而被无厘头地归为外语片,伊斯特伍德与斯科塞斯间令人期待的对决被消解了,一座最佳外语片的奖杯,不知道该令伊斯特伍德高兴还是尴尬,无怪乎在后台被要求与奖杯合影时,这位影坛老将嘟囔出一句:“好,我也来当一回帕丽斯·希尔顿吧!”
“金球奖”只是好莱坞派对
关于“金球奖”真正的身份,从来就没有人弄清楚过。论电影,半个多月后的奥斯卡才是主菜;论电视,这个奖项的影响力又远不及夏季的艾美奖;论评委,金球奖的投票者只有88名,与奥斯卡的6000余名投票者在数量上无法相提并论。金球奖只是好莱坞又一个哄抬娱乐产业的营销手段?或是促成某些影片奥斯卡辉煌的催化剂?当然,这场颁奖礼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好莱坞总算迎来了2007年的首场盛大派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