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锻造强县脊梁

  滁州市以培植经济强镇为支撑,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培植36个经济强镇。去年,税收收入超千万元的22个、超5000万元的5个,总量占全市县级税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隆冬时节,笔者来到地处苏皖两省交界的天长市铜城镇,看到一派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

去年,该镇税收猛增3497万元,相当于过去天长市一年的税收增收额,税收总额在滁州市180个乡镇中率先突破亿元大关。

  盘点“十一五”开局之年,滁州市以培植经济强镇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普遍提速,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取得了历史新突破。2006年,滁州市重点培植36个经济强镇,其中,税收收入超千万元的22个、超5000万元的5个,总量占全市县级税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并非无源之水。一年来,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建设经济强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城镇化战略、东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走出了一片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天地。

  新理念谋划

  作为安徽的东大门,全省东向发展的最前沿和桥头堡,滁州市无疑具有率先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迎接辐射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然而,与这样一个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不相称的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该市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突出表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如何使县域经济这块短板迅速提升上去,是摆在滁州市委、市政府决策者面前一个现实课题。

  在深入分析市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市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全市县域经济薄弱之处,关键在于缺乏一批成长性好、支撑力强的群体,绝大部分乡镇经济以农业为主,规模不大的工商经济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个别乡镇。要实现县域经济质的飞跃,继续走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发展老路显然不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2005年5月,这个市出台《关于大力培植经济财政强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立足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通过重点培植一批经济强镇,激活县域经济源头活水,加快振兴县域经济。规划到2010年,培植税收收入超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乡镇3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14个、1亿元以上3个。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滁州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全力推动,狠抓落实。在组织领导上,市里两次召开大会,组织县市区之间、乡镇之间观摩交流,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县、乡两级把培植经济强镇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改善发展环境,整合县域资源,组织协调实施。在扶持措施上,进一步简政放权,规定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凡是能够下放的,一律下放到县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凡是能够下放的,也一律下放到乡镇、工业园区。市财政补助每个镇5万元,支持编制镇区规划,在土地指标、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财政性扶持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市、县两级各职能部门开展对口支援,帮助解难题、办实事。在督察考核上,该市制定了《关于加快乡镇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考核奖惩办法》,每年对税收收入进行考核、排序、奖惩。各县、市、区进一步把经济强镇建设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干部实绩的考核标准,做到年初有具体任务指标分解、年终有核查验收。

  “双轮子”驱动

  在发展路径上,滁州市实施“双轮子”驱动。一个“轮子”是坚定工业强镇的发展方向,把招商引资作为培植经济强镇的重点。36个经济强镇采取组织小分队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围绕资源优势、特色产业抓招商,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配套经济抓招商,围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抓招商。凤阳县门台镇坚持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摆在全镇工作的首位,去年协议引进资金14.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7亿元,新增50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目前,各类骨干企业发展到42家,初步形成以玻璃制品、烟草烤制、化工、食品加工、材料为支柱的五大产业。天长经济开发区创新招商思路,去年引进项目12个,总投资7.5亿元,其中奥吉斯家电投资3.5亿元,彩电、冰箱、空调一起上,成为落户开发区的龙头企业。去年这个开发区税收收入增长了69.3%%。

  另一个“轮子”是实施城镇化战略。各乡镇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依据镇村体系规划,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集镇建设投入,促进人口向集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进一步提高城镇承载力。南谯区乌衣镇筹资1000余万元,新建自来水加压泵站,整修供电网络,拓宽改造镇区道路和主要乡村公路,开工建设5个居民小区,架设100盏路灯,使集镇功能得到完善,面貌有了新改观。天长市秦栏镇鼓励农民向城镇集中,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省级农民小康住宅示范村,可集中安置农户3000户。近5年来,该镇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800万元,建成区面积由2.1平方公里扩大到4.5平方公里,道路硬化率达100%%,人均绿地面积21平方米。全镇80%%的工业、90%%的商业依托小城镇发展,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2006年,这个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跃升,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滁州市36个经济强镇如同一台威力巨大的引擎,推动着该市县域经济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经济 | 强镇 | 县域经济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