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开始卖报纸
2002年初,娟娟2岁时,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刘开群带着娟娟来到了贵阳马王庙。东拼西凑凑了一点本钱后,妈妈找个摊位做起了卖菜的生意,娟娟每天跟随着妈妈。2岁的孩子能干什么?但是,看着妈妈每天摆菜卖,她也会用自己的小手帮妈妈的忙。不久之后,这个聪明的小女孩竟学会用稚嫩的嗓音吆喝卖菜,成了妈妈的好帮手。母女相依为命艰难地维持生活。
2003年的一天,3岁的娟娟看到贵阳学院门口一位阿姨在卖报纸,她便嚷着对妈妈说想卖报。
刘开群想:这么小的孩子,能卖什么报纸?于是没有同意。但是从此之后,娟娟每天都跟着那位卖报纸的阿姨到处走。看见她每天都跟在后面,卖报阿姨拿了两份报纸给她,不料娟娟很快就卖出去了,阿姨又给了两份,结果很快又卖出去了……卖报阿姨的报纸竟然比往常提早卖完。为了感谢娟娟,卖报阿姨给了她5角钱作为奖励。此后,娟娟每天都能拿着奖励回家。刘开群惊讶之余,试着给娟娟批发了几份报纸,就这样,娟娟开始了她的卖报生活。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卖报纸,她说:“妈妈太穷了,我要自己找钱读书!”
母亲的好帮手
记者和刘开群母女俩菜摊附近的一家日用品店店主拉家常,店主感慨地说:“这孩子非常懂事,我还记得四年前到她们那里买菜时的情景。”店主回忆说:2003年3月的一天(娟娟才3岁),他到刘开群的菜摊上买菜,当时娟娟的母亲不在菜摊,只有娟娟一个人在那里看摊。店主问娟娟:“你妈妈呢?”
“我妈妈进菜去了。叔叔你要买菜吗,我帮你称?”
“那你帮我称一斤半洋芋吧。”
“好的,八角钱一斤。”
小娟娟熟练地拿起秤给他称了一斤半洋芋。接下来的动作让这位店主吃惊不小,刚刚三岁的她还不会口算,而是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数:“一、二、三……十一、十二。”
“叔叔,一块二。”
店主拿了5块钱给她,这下,可把娟娟难住了,因为她只能够数到二十。迟疑一会后,娟娟对店主说:“叔叔,我没有钱退你,要不等我妈妈回来你再来买嘛。”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娟娟就是一个典型。娟娟妈告诉记者,女儿很听话又懂事,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妈妈不在,她就担当起卖菜的重任。
在她们母女俩卖菜的旁边,有一所小学。每天,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和学生们做早操的音乐声深深吸引着娟娟。渐渐的,她不再像往常一样守在妈妈的菜摊边,而是在小学的铁门边哭闹,要妈妈送她去读书。
被感动的外国教师
娟娟妈说,从娟娟上学以来,每个学期都是她自己拿钱去报名,从来没有要妈妈送过。每天放学后,她就来到菜摊旁做作业,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帮忙卖菜。记者1月11日前去采访她们母女俩时,娟娟刚从她就读的私立学校(龙港学校)拿成绩单回来。娟娟的成绩很不错,除数学考了81分外,其它科都在93分以上。爱学习的娟娟还和一位外国人结下不解之缘。
2006年秋季开学的第一天,在贵阳学院外语系教书的一位美籍外教像往常一样来到母女俩的菜摊买菜,娟娟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位外教。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外教用中文对她说:“你好!小朋友,想不想学外语?”
娟娟点了点头说:“想学。”
“那么你明天晚上7点来我家,我教你好吗?”
“好的。”
外教走了,娟娟突然发现没有问外教住什么地方,她悄悄跟在外教的后面,想看看外教住什么地方。跟到外教家门口时,外教发现了她,问她还有什么事?
娟娟低着头小声地说:“我可不可以现在就学。”看着诚恳的娟娟,外教把她领进了家门,给她上了第一次外语课。从此每个星期二晚上这位外教都给娟娟免费上课。
然而两个月后,外教告诉娟娟,他在中国任教的时间结束了,他要回美国了。临别前,这位外教送给娟娟5本外语书,还送给娟娟一张照片,在照片的后面用中文写着:孩子,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你也不要忘记我们,好好读书好吗?
这位外国老师走后,娟娟还经常到贵阳学院的后门去守候,她期盼着有一天这位老师能够再次出现,“我还想跟他学英语呢,”娟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