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写十七岁的故事,自然这作品便有着青春小说固有的特征和优势。是的,生长的气息,躁动的不安,敞开的心灵,没有阻碍的对话和交流,学校生活的细微末节……所有这些,对同龄读者,都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 |
当然,这也是一部独特的小说。与时下流行的“低龄文学”相较,没有那种猎奇式的符号形成的混杂,并非跟风之作,也与网络写手有别。《吻城》的文学意味更浓,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接近成人的年龄写出的接近成人的作品。不是挥霍青春的滥泄,也非轻松的浪漫与消遣,以及造作浅薄的抒情,而是早慧的作家对心灵的未知领域的搜寻,对生存与生命的认知,对初涉爱河者复杂、执著、无奈,甚至身不由己的不同情感的品味。
我是忙里抽暇,阅读这部小说的,可读着读着,毫未中断,一口气儿便读罢了整部作品。可见这是一部有吸引力、好读的小说。说心里话,阅读之初,我小视了作者,想来一个中学生的作品,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读罢作品,我虽未惊讶,却感到意外。
首先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的语言功力。小说跳出了常见的中学生作文的模式与语言常性,较好地进入了小说的叙事。就文学而言,不同的体裁总要有不同的语言方式,虽然文字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小说总不能写成诗或散文,总要有自己的规律和特色。《吻城》的叙事语言自然、平易、干净,脉络清晰,描写细微、真切、鲜活可感,较好地做到了语言与心灵的契合。作品中,一些描述的准确、精到,以及叙事节奏的把握,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出自只有十七岁的作者之手。这让我想到我所读到的那些二十几岁的青年作家令人心仪的漂亮的小说,引来的赞叹,由此看来,文学确也与人的天分有关。
《吻城》这部小说,并没有大起大落、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虽然,作品中也有生离死别,也有被戏弄后的痛苦,被抛弃的无奈,以及让人颇感意外的情节,但其基调是平实、真诚的。作品多落墨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其原生态的细密的肌理和质感。而在这看似琐细、微小的事件中,所展现的人物是鲜活可感的,并有着不同的性格与生存境遇和遭际。
或许是十七岁正当“成人”的临界,是由单纯逐渐向复杂,由朦胧逼近清晰,由懵懂继而知觉,初尝情感滋味的年龄,也因为十七岁的作者写的是自己和伙伴所熟悉的生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表达的是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因而,我把这部作品看成是青春成长的小说,或者说是接近“后青春文学的作品”。这部小说既不是那种染着血腥,充斥着性、暴力和毒品的猖狂粗野之作,也不仅仅是惹人怜爱的青春阳光和纯情,诚挚的友情,爱的甜酸苦辣,微妙且突变的心理状态,游戏虚假与真情,以及错位、无奈的情感经历等等,使之成为一部多味的、以情感的复杂见长的作品,可在这貌似繁复的,万花筒般的表象之下,所流淌的,仍旧是一股真诚、单纯、渐渐逼近海洋的溪水般的清流。或许,这种本真的状态,更符合青春小说的生活原生态,是更易于与同龄人一起分享的作品,亦能引起纯文学喜爱者的关注。
当然,我关注这部小说,并看中这部作品,并非想把一个十七岁的作者捧为“天才”,作为一个中学生的第一部长篇,能写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就桂石的良好的写作基础和状态,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开阔、深入,加之不懈的努力,他会写出更为厚重、坚实、具有深度与良好的艺术素质的重要的作品来。
我期待着!
吻城
桂石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年11月1版
22.80元(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