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曼,这个23岁的郑州姑娘,跟随《我的长征》全体队员和工作人员,历时250天,行程6100公里,经过9个省,完成了重走长征路。她是重走长征路26名队员中最年轻的女孩子,她也是人们猜测最先退出长征路的人选。
| |
(1月16日《河南商报》)
评论
1
重走长征路不是复制长征
吴向阳有人质疑此举玷污了重走长征的意义,抛却了长征的吃苦精神;也有人认为,打伞走长征并无不妥,重走长征路关键在于感受长征的精神。其实,争议的背后就是长征形和神的分歧。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长征精神“神”的传承,不能陷入简单吃苦复制“形”的怪圈。
红军走长征路时,爬雪山、过草地等异常艰苦的情况,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苦”的印记,所以说有些人认为惟有吃苦才能体现和印证长征精神的价值。不可否认,由于长征本身存在的历史意义、教育意义、警世意义,国人对长征的这种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绪。但我们要是把今天重走长征路的活动等同于吃苦等类似复制行为,未免表面化了一些。
我们知道,23岁的郑州护士祖曼,因为成长的时代和环境,对长征和上一代的感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就年轻一代而言,走长征路接受正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根本的意义。
崔永元一语中的———“其实当年红军长征也有打伞的,不过打的是油布伞。你可以一边打伞一边正常行军,有什么关系?你有能力,背着空调走也没关系呀。”确实,对于重走长征路,我们在乎的不是形式,更多的则是长征精神所孕育的内涵。祖曼的一把遮阳伞,就能抹灭她重走长征路所付出的艰辛与取得的进步吗?
在新时期,理解的长征仅限于“吃苦”,这是不全面的。我们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和传承长征精神,但不必过于重视形式上的吻合。其实,作为女孩子,能坚持走完全程,长征精神在她的身上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因为,这不仅是征途意义上的长征,还是一种意志力的长征,是一种信仰的长征。
总的来说,现在的我们,在传承长征精神等传统精神的时候,更应该思考这种精神的实质,而不是流于表面,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惟有对精神的传承才能真正让我们受益,否则,任何行为都是矫情。
评论
2
阳伞岂能宣言、宣传和播种?
成彪对于祖曼的打阳伞“长征”,舆论一片质疑声,崔永元则为其辩护:背着空调走也没关系。我想反问小崔一句:我乘飞机沿红军的路线走一遭,那算不算也“长征”了一回呢?
长征是什么?前人早已作了精辟的概括: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的复杂情势已然不再,新时期重走长征路,应有全新的内涵与意义,仍须发挥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以勇于吃苦、不忘传统的实践做当代青年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宣言书”,以社会调查、访贫问苦等活动做全社会支持老区建设的宣传队,以普及知识、宣传形势等行动做青年一代关爱老区群众的播种机,为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贡献。
毫无疑问,打着阳伞走长征的祖曼是无法做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她那把阳伞,暴露了她厌苦娇气的内质;她那把阳伞,隔开了与老区人民的距离;她那把阳伞,注定了此行只是一次体能训练。
重走长征,“走”是形式,领悟长征精神,发挥长征作用,那才是实质。祖曼的阳伞不能宣言,不能宣传,更不能播种,本应早早扔了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