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四川自贡贫困的农村,除了接受助学贷款之外,大学四年中从未伸手向家里要过一分钱。一周内,他曾“疯狂”地做八份家教,还有多份兼职……这就是在本报去年“助困难学子回家过年”系列报道里,陈恩桃留给大家的印象。
| |
(记者胥柳曼)
饮水思源希望爱心传递下去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在我们思源社,每个人都是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虽然生活较艰难,但陈恩桃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甚至感到有些愧疚。因为学校和社会已经给予了他很多的帮助。“我的名字叫恩桃,俗话说,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我不停地在为自己打工,什么时候,能够为一些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群打一次工呢?”
于是,在献血队伍中,他曾两年四次挽起袖管;从微薄的零花钱中,省下一笔钱资助了内蒙古等贫困地区的五个辍学儿童。然而,他还是觉得很不够。他希望带领更多的贫困生一起,走出人们“同情”的眼光,凭借自己的力量,把爱心传递下去,回报这个社会。
在学院的支持下,2005年11月,思源社成立了。顾名思义“饮水思源”。作为首任社长的陈恩桃带领大家到附近社区教老人学英语、为贫困家庭子女义务做家教。去年寒假期间,他还带领着一批没有回家过年的社团成员作为志愿者,参加本报组织的活动,陪伴“空巢老人”们聊天、吃年夜饭。
“除了接受别人帮助,原来,我也可以帮助别人啊。”每每听到社员们这样的心语,会让陈恩桃感到无比欣慰,因为至少他们不会再因贫困而感到自卑。
去西部做志愿者的梦想没断过
去年6月,陈恩桃接到了一位泰国华侨的电话。这位80多岁的老人看了陈恩桃事迹报道后,表示愿意助其完成学业。听到这个消息,也许一般的人会感到喜出望外,然而,陈恩桃却婉言谢绝了:“我已经不需要帮助了,如果可以,请把机会留给更贫困的儿童吧。”
原来在去年暑假,思源爱心服务社到四川富顺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对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他发现,当地的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很多孩子没钱继续念书,要么背井离乡打工,要么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种田。老人被感动了,当即联络其他几位好友,共同决定由陈恩桃出面协调,出资捐助当地173名特困中小学生,并且有意在当地再捐建一所希望学校。
“我已直升研究生,但去西部做志愿者的梦想,从来没有断过。如果希望学校落成,我会主动要求去支教。”在陈恩桃看来,能够为家乡的孩子做点实事,是件快乐的事情。
一群“小桃子”在交大迅速成长
由于毕业在即,去年底,陈恩桃把打理思源社的重任,交给了读大三的小师妹杨智。记者获悉,如今已经有更多的“小桃子”们接过爱心棒,在校园里、社区里为大家服务。
来自长沙的杨智告诉记者,现在,社团共有六大服务特色,除了慈善超市、教老年人英语、义务家教等品牌项目外,还有社区科普讲座和电脑辅导服务。每个周末,项目负责人会按照居民的需要,安排成员去社区辅导那些居民的孩子们的课程,并且及时反馈信息,做到居民需要什么,同学就在哪方面尽力。尽管功课重,家教繁忙,可杨智觉得,参加社团活动心里非常充实。
而来自食品工程专业的藏族女孩拉姆次仁表示,每次到社区教藏舞时,老人都会热情地喊她“拉姆老师”,今年她再次报了名。“师哥走了,但社团还在,我们会把感恩的心一代代传下去。”
人物回访·仓珍(2005年度困难学子)
把受赠衣服捐给日喀则
父母双亡、没有钱打开水、寒冬腊月只有一双单薄的跑鞋……两年前本报“助困难学子回家过年”系列报道中那个漂亮而坚强的西藏女孩仓珍,曾打动了无数市民的心。又一年过去了,如今她在哪里?过得好吗?(记者胥柳曼)
在爱心屋为贫寒学子服务
这两年,仓珍已经算不清有多少好心的市民向她捐钱捐物。因此,去年搬到闵行校区后,除了浦东的“干爸干妈”外,她没有告诉那些好心人新的地址。“我已经得到太多帮助了,不想再麻烦别人了。”
然而令她感动的是,这样做并没有阻止好心市民的爱心脚步。爱心捐款、衣物、学习用品,仍不时通过学院、辅导员的手,辗转多次送到她的手上。有一次,收到“干爷爷”许多封迟到多时的来信后,仓珍终于又一次忍不住地哭了。
如今在学习之余,仓珍在学校的“爱心屋”里勤工俭学。在那里,贫困生可凭券领取相应的衣被和学习用品,仓珍主要负责登记和分发。“比如,领三条裤子,就只需要60元钱,真的很划算。”仓珍表示有些学生走进“爱心屋”,不好意思开口。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仓珍很理解他们的心情,慢慢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帮助找到他们当下最需要的东西。
挂哈达为家乡孩子祈祷
仓珍6岁时父母双亡;姐妹三个天各一方,几乎算不上一个“家”。然而仓珍仍然牵挂着自己的故乡———西藏。
这两年,好心市民捐给她的毛衣、裤子,仓珍把它们陆续捐给日喀则的贫困生。“现在西藏那边很冷,家乡那边肯定在下雪。我希望他们能够穿暖和、漂亮一点。”今年春节正好与藏历春节是同一天,然而为了省钱,仓珍并不打算寒假回西藏过年。“我已经在寝室的床头上挂了两根洁白的哈达。我天天对着哈达祈祷,希望所有亲人和日喀则的孩子们新年快乐。”
人物回访·张顺(2006年度困难学子)
资助的学生已读五年级
“我资助的小学生现在已经五年级了,他常常会给我写信。”骑着自行车,在复旦大门口等候记者的张顺看上去成熟了许多,作为去年本报“助困难学子回家过年”系列报道的主角,张顺被社会的关心温暖着,并不宽裕的张顺也怀着感恩的心不断资助着贵州的困难学生。(王佳敏)
卖掉贵州老家所有家产,一人挑起全家重担,背着母亲到上海治病……去年冬天,复旦困难学子张顺的故事让许多上海市民为之动容,而在热心市民与企业的帮助下,这个贫困的家庭渐渐走出了困境。在自己日子“好起来”的同时,张顺也没有忘记家乡的失学儿童,“我的‘弟弟’已经顺利读到五年级了。”
张顺告诉记者,2005年的暑假在去贵州参加暑期实践时,自己认领了但是刚刚读完三年级的“弟弟”,虽然自己的生活也十分拮据,可是对于每个学期60元的资助,即便是母亲患上癌症———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张顺也没有停止过。
如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张顺也开始悄悄地将对“弟弟”每学期的资助金额从原先的60元提升到了100、200元,“我只是希望也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
张顺告诉记者,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以及医生的努力下,身患鼻咽癌的母亲如今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只需要回家静养,定期复查就可以了。”母亲回到了贵州休养,原本全天照顾母亲的父亲也逐渐开始了工作,“我们全家在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开始慢慢走向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