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松下电池多名员工镉中毒?前昨两日,上海多家媒体报道了位于无锡新区的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因隐瞒员工镉超标体检事实,而引发员工普遍质疑并酿成停工风波的内幕。事件一经披露,立即引发多方关注,众多网友纷纷留言热议此事。
| |
据知情人介绍,事件的曝光源于本月上旬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网上发布的一篇帖子,帖子上介绍,因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未将2005年8月份的人员体检报告发给员工看,一些在该公司工作四五年的员工也未看到往年的体检报告,本月4日,在员工的强烈要求下,公司被迫将2006年8月的体检报告中的尿镉检查一栏的复印件发给员工。在发下来的复印件中,员工发现如下问题:一是体检日期与送检日期不符,有的送检日期竟是2006年5月;二是报告原件的复印件上是手写体,没有盖无锡疾病控制中心的章,并且送检人与核对人也是手写而不是章图,且笔迹接近;三是“尿镉检验”一栏全部是手写而不是电脑打印。据此,他们怀疑公司对员工隐瞒真相。本月8日上午,该工厂多名员工罢工。
该帖立即引起上海有关媒体的关注并介入调查,报道也于近日发表,并引发多方关注。
记者昨日电话联系上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表明意图后,该公司人事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能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有事找潘部长,但潘部长不在”。记者随后联系上无锡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位主任,但对方谨慎异常,不愿谈及此事。
那么,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的员工究竟有没有像媒体披露的那样镉中毒呢?据昨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据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镍镉车间的员工讲,2006年12月14日,厂方提供的报告中发现1个超标的,4个接近超标。而对于那10多个没有看到体检报告的员工,厂方的解释为:人太多了,可能没有找到,明天再给。5日晚,还有部分员工没有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松下人事部总监孙新红的解释是,“事实上只有9个人未达标,而且公司已经公布”。
此次风波的另一个焦点是:为什么体检报告这么晚才拿出来?中间是否做过手脚?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朱小予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个笔误”。根据实验室记录、仪器测定数据都是8月18日。而且他们是一批的,只出现这样一个错误的报告。不过,他以疾控中心搬迁为由,未提供原始数据记录。朱小予介绍说,2006年无锡松下的这次体检,有1.4%的员工超标,整个体检人数有700多人。朱小予否认存在改动的报告,“不同检测结果的尿镉检测不具可比性。检测根据检测方法、所用试剂、检测条件、质量控制都可能影响到结果不同”。
作为当事方的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也在16日22时30分在无锡主要网站上发表了1000多字的回应说明。现摘要如下:“公司员工现有人数5300人,2006年8月份涉及镉作业岗位的有710人,因减产调岗现为300人。2006年度的定期体检是在8月4日到9月7日期间进行的,共有710人参加了无锡市疾控中心镉特殊岗位的体检。特殊岗位的体检结果以无锡市疾控中心的职业健康监护报告等形式,在公司公告栏以公示的方式告知。
关于尿镉检查结果,公司以优于“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17-2002)”进行管理。2006年尿镉检测指标超过5μmol/mol肌酐以上有10人,其中10月调离岗位9人,2007年1月调离岗位1人,并对10位人员参照5.1.1慢性镉中毒的诊断标准安排进一步检查。根据无锡市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至今为止,公司还没有被诊断为慢性镉中毒的人员。”
16日,无锡松下公司人事部总监孙新红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镉中毒’与‘镉超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的部分员工,还有一些媒体人士都将它们理解成一个概念了。”
据悉,从1月4日事件发生后,无锡松下员工辞职情况已很明显。由于人数太多,公司规定,只有周二和周五上午10点以前才可办理辞职手续。
本报记者 徐荣 艾竹轩
:镉中毒
镉和镉化合物引起的中毒。有急性、慢性中毒之分。吸入含镉气体可致呼吸道症状,经口摄入镉可致肝、肾症状,俗称“痛痛病”。1955年至1972年,在日本神通川流域河岸出现了一种怪病,病人症状初始是腰、背、手、脚等各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有针刺般痛感。数年后骨骼严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轻微活动或咳嗽,都能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病人最后衰弱疼痛,往往死于其他合并症。经调查分析,是河岸的锌、铅冶炼工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体,使稻米含镉。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以及食用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中毒致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