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非洲去,中国青年志愿者
冯艾在埃塞俄比亚纯粹的快乐
王佴
2007年1月17日下午,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内忙成一片。
“26日他们就要启程了,但还有许多事没有忙完,我们一边在帮他们办签证,一边在加紧对他们的培训。
段希所指的“他们”是10名来自广州的年轻人,他们现在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
作为广州第一次派往非洲的志愿者,10名年轻人将在接受完包括心理辅导在内的培训后,于本月底飞赴印度洋中的岛国塞舌尔,这意味这个春节他们将要在异国度过。
300志愿者计划
“广州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单独承办海外志愿者服务项目,这是全市62万青年志愿者的光荣!”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金奖奖章获得者、广州启智服务总队队长李森说,2007年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塞舌尔项目,其目的是在广州范围内选拔10名青年志愿者,奔赴塞舌尔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
为了保证志愿者基本的物质保障,此次对社会公开招募中明确注明,援外期间,由塞方为志愿者免费提供住宿。同时,志愿者享受每人每月200美元基本生活补贴以及意外伤害保险、往返旅费等。派出人员在服务期间工资由原单位照发,所享受待遇不变。服务期满后,仍返回原单位工作。而对于外企或私企报名者,团市委将通过与企业协商,尽量争取保留待遇等支持。
此次报名在广州进展得十分顺利,1月3日, 活动刚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1月8日便收到了1028份报名表,1月14日,10名志愿者已被敲定,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其中医生5人,护士2名,音乐教师2名,汉语教师1名。
中国志愿者走进非洲,始于2005年8月,首批援非12名中国青年志愿者走进非洲,赴埃塞俄比亚开展服务。由于第一批志愿者在埃塞俄比亚的服务非常有效,获得了当地政府与人民的称赞,埃方请求继续增派志愿者。
2006年9月,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启动了2006年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50名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通过了严格选拔,组成迄今为止我国派出的规模最大的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他们的目的地仍是埃塞俄比亚。
在2006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宣布,三年内我国还将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而此次广州招募的10名志愿者便是为落实这一举措派出的第一批志愿者。
非洲记忆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作为第一批援外志愿者前往埃塞俄比亚工作过的冯艾的深刻感触。
刚刚过去的2006年平安夜,对于中国的青年援外志愿者而言,意味极不寻常。当援埃志愿者2006年11月一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不久,面对的便是战争的威胁。
由于埃塞俄比亚政府介入索马里内战,两国之间的关系一触即发。这几乎成为2006年底,西方媒体中最关注的新闻之一。而正是在这种战云密布的环境下,中国志愿者们开展起自己的工作。
第二批到达埃塞俄比亚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成都女孩胡榕在当地偏远省份的一所农业学校援教,在她住所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一到夜晚,成群结队的野狼和土狗就嗷嗷合鸣了。有一次,胡榕竟被一群野狼偷袭。
和胡榕同时到达埃塞俄比亚的志愿者夏敏华天生晕血,但他的任务是为医生孟明担任翻译,于是为克服晕血,他不得强迫自己直面整个手术过程。经过如此一番强化训练,虽然他依然晕血,但症状已经减轻不少。他与孟医生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一般要做5台手术。
“虽然很累,但每当想到我们的辛劳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时,我们也很欣慰。”夏敏华在自己的博客中说。
是志愿者,也是中国人
据商务部网站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商务部首次把援外青年志愿者赴国外服务工作纳入国家对外援助工作的整体框架。2006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的政策文件》,文中明确鼓励并引导志愿者赴非洲国家服务。2006年4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非洲,在主题演讲中也提到“要鼓励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参与建设事业”。同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南非举行的首届中国南非商务合作论坛的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也指出“支持中国青年志愿者来非洲工作”。
从2002年5月中国向老挝派出第一支志愿者队伍至今,短短四年间,中国援外志愿者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视野中。2005年2月,18名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海啸灾区参与海啸救灾的志愿服务,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一次参与了国际救援工作。2005年8月,埃塞俄比亚项目的启动象征着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
2006年10月15日,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乔舒亚·库兰奇克在美国媒体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正悄悄地调整对外政策方向,成为“软实力”的新的拥护者。库兰奇克在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海外志愿服务在软实力外交中的重要意义。其在文中称,中国甚至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和平队,即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美国的和平队一样,它向发展中国家派遣青年工作者,如缅甸、埃塞俄比亚和老挝,从事长期社会援助项目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中国的全球形象。
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副司长、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赛旦霞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则表示,援外青年志愿者志愿行动有助于打破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迅速建立起中国人民和受援国人民在文化和感情交流方面的桥梁,并且通过开展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人。
“只要有心,我们在任何地方,一定都会帮到人的。”一位化名MARIZO正在接受培训的援非志愿者,1月15日下午在广州志愿网上,如是勉励那些与他同样向往非洲的年轻人们。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