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学习观测地震。 杨勤 摄
本报讯(记者刘显仁通讯员汪浩、杨亚明)“去年年底我国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发生3分钟内,广东地震局就监测到了地震波”,去年以来,印尼、我国台湾省等地先后发生较高级数的地震,尤其是台湾海震包括广州在内的珠三角不少城市都有震感,地震局这个比较神秘的部门吸引了市民的目光。昨天下午,东山少年宫组织数十名越秀区各中小学优秀少先队员探访广东省地震局,地震局研究员韩黎珍女士语出惊人,“事实上广东省内几乎天天都有地震,只是多数都是小级数地震,市民没有震感”。
10分钟内就能报出震源
昨天下午,这几十名少先队员参观了全省地震监测中心,遍布全省各地的监测站所观测得来的实时数据都集中到这里的数据库,华南地区任何地方发生地震,10分钟内监测中心通过各个监测站的实时数据即能报出震源地。不过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是二楼的地震科普展,里面摆放了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而最新的测震仪器哪怕是人脚跺动也能感应到,学生哥们看后啧啧称奇。
研究员韩黎珍介绍,相对全国来讲广东是地震并不算多的省份,广东地震的特点是大地震不多,但小地震不断,“省内每天都有地震发生,只不过级数低,市民没有震感。”她说,有无震感除了与级数有关外,还与震源远近有关,距离越远震感越低。以广州为例,如果是广州辖区发生地震,3级地震市民就有震感了;而如果是河源发生地震,至少要5级以上,广州才有震感;前不久的台湾南部海域地震,虽然距离较远,但该地震高达7.2级,所以包括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城市多有震感,“但毕竟距离远,广东没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