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电影新百年的开端之年。在这承前启后的一年里,电影工作者秉承百年优秀传统,继往开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开创中国电影新纪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作繁荣 丰富多彩
20多年前的1979年,创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老一辈电影家夏衍曾热切期盼:中国一年要能生产出60部影片,该多好呵!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改革的快速发展,这一目标早已超额实现,自2003年起,国产电影产量突破200部大关以来,数量连年增长。
| |
电影产量持续增长,质量大幅提升,产品日益丰富,市场不断开拓。
2006年,国产电影不仅形成了稳定的生产规模,而且形成了适合不同观众的多品种、多层次、多类型的产品结构。为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电影界推出了《脊梁》、《红色满洲里》、《真水无香》、《燃情岁月》、《大道如天》、《金牌工人》和《我的长征》、《不能忘却的长征》,以及《云水谣》、《东京审判》、《中国·1949》、《院长爸爸》、《吐鲁番情歌》、《留守孩子》、《殷雪梅》等影片。这些作品继承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电影语言,生动展示了时代的主流精神。电影市场的基础是商业片,2006年国产商业大片稳步发展,《夜宴》、《宝贝计划》、《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投入、大制作的商业片,在电影市场上依然保持强势地位。同时,中小成本电影和青年创作崭露头角,《疯狂的石头》、《三峡好人》、《剃头匠》、《鸡犬不宁》等影片,以独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创意,在电影市场上构成一道新鲜的风景,扩大了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
体制改革 千帆竞发
这一切都得益于电影界不断深入的体制机制改革,解放和激发了民族电影的生产力,并且有力地提高了民族电影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全国电影创作投资主体继续扩大,投资拍摄电影的各类制片单位超过300家。中影公司、长春电影厂、上海电影厂、西安电影厂等大型国有电影企业,通过转企改制、整合资源,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大型电影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生机勃勃。比如电影制片业的龙头老大中影集团,这几年完成了对集团下属分公司的全面股份制改制,又与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横店集团控股公司强强联合,成立了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大增强了中影集团的活力。从2003年以来,中影集团每年摄制影片都达40部左右,拍摄出了《张思德》、《郑培民》、《云水谣》、《燃情岁月》、《生命之约》等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以及《无极》等商业大片,合作拍摄了《疯狂的石头》、《玉战士》、《面纱》、《爱情呼叫转移》等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片,投资数亿元的《赤壁》、与迪斯尼合拍的《宝葫芦的秘密》等片,也已上马。同时,中影集团参股、控股6条院线、414家影院,已经占有了全国市场1/3的份额。而这些年出现的《任长霞》、《大道如天》、《东京审判》等张扬民族精神的作品,也都出自长影、上影等国有制片企业。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投拍电影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纷纷进入电影领域,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拍摄的影片仍然占到了全年产量的高比例,达到了75%。2006年国产电影市场上颇为红火的《夜宴》、《宝贝计划》、《墨攻》等几部大片,就都出自一家民营公司“华谊兄弟影业公司”。这些年,不少观众所熟悉的《可可西里》、《天下无贼》等影片,也是该公司的得意之作。说起国产商业大片,人们就会想到这些年创下票房奇迹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它们的出品者“新画面公司”,也是民营机构。这些年形成的各种资本共同投资电影的格局,彻底改变了国有电影企业独力支撑国产电影生产的历史困境,多主体投资也带来了国产电影的多品种选择和多样化发展。可喜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一大批民营公司实现了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与国有制片单位一起构成了中国电影业稳定的产业基础。
激发活力 风光无限
制片业的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电影创作的繁荣和丰富多彩,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2006年全国电影票房等综合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7.3亿元,其中票房收入26.2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全国电影频道播映电影收入12亿元,海外销售19.1亿元,比2005年都有增长。尤其难得的是,国产电影的国内市场份额连续3年占到55%,这在好莱坞称霸天下,不少国家的本土电影日益凋敝的形势下,可谓是罕见的骄人成就。
电影票房收入的持续增长,引得各种资本投资影院的热情高涨,影院建设日新月异。2006年全国加入院线影院已有1325家,银幕数量为3034张。这一年全国新增影院82家,银幕366张。据悉,今明两年仅北京市就会新增影院26家,新增银幕172块,全国各地影院建设热潮方兴未艾。
综观2006年中国电影业,人们会发现,如今中国平均每天都有一部新电影诞生,每天新建成一家放映厅,不到5天便落成一座影院。民族电影产业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放眼全世界都居于蒸蒸日上的突出地位。
诚然,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尤其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国产商业大片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处,诸如形式大于内容、历史多于现实等,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拍摄商业大片是电影应对电视和网络挑战的有力手段,中国大片从无到有才走过4年的时间,假以时日它们会在前进的路上成熟起来。而短短几年间,中国电影在产业化改革中所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所显示出的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着实让人振奋。如今在中影,在上影,几乎每周都有民营和海外机构前来洽谈,希望合作。被产业化改革激活的中国电影,已成为投资的热土。正如从事电影30年的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所言:“中国电影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保持难得的良好势头,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中国电影必定在新百年里谱写出绚烂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