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为期6天的第二届青年导演电影论坛落下帷幕。在这6天里,电影创作者、研究者与观众围绕去年10部青年导演作品,就青年导演创作道路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为青年导演提供一个平台”,成为此次论坛上最核心的论题。
审视现实 探索类型
青年导演成创作“生力军”
第二届青年导演电影论坛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联合主办的高校去年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今年则新增了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
参展影片也从去年的8部增加至10部。
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中国电影来说,青年导演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去年的330部国产影片中,有1/3是40岁以下的青年导演完成的。去年中国电影在28个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44个不同的奖项,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青年导演拍摄的影片获得的。”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说。
早在一次国际电影论坛上,电影界老前辈谢晋就曾坦言:青年导演是中国电影的主体和希望。在观摩了本届论坛参展的10部青年导演的影片后,专家们对青年导演在2006年的表现给出了较高的评价。
专家指出,青年导演已经走出注重个人内心表达的小视野,多了对现实的审视和关注。“论坛上展映的这么多作品拍的都是普通人,富有生命力。不管这些作品有什么缺陷,都让人兴奋,因为他们代表了一个方向——来自生活,这本来就是中国电影的传统和正源。”导演夏钢说。
同时,青年导演在类型化探索上的努力也得到了肯定。导演田壮壮点评道:“除了《疯狂的石头》这样让人欣喜的创作外,我们也看到了《好奇害死猫》这样的悬疑片。同时,今年的贺岁档也有惊悚片李少红的《门》,电影类型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只有先有各种特点鲜明的类型,才能谈及模糊彼此界限,才有整体创作上的丰富。”
细节有余 大气不足
“模式化”创作待突破
在肯定青年导演创作实绩的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了他们目前在创作和运作上面临的困境。
专家指出,由于青年导演在知名度等方面比较有限,因此相对缺乏关注、缺乏信任以及缺少投资。这样的三个缺少也会恶性循环。即使是那些走进人们的视线,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在国际上屡屡折桂的青年导演影片,国内票房表现也常常十分冷清,甚至难以进入院线,从而与观众无缘。
在影片创作上,导演田壮壮指出,年轻导演的优势是年轻,是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的勇气,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普遍对生活的体会不够深入”。张宏森也强调:“当前青年导演的作品,正在形成一种模式化,即‘小处着眼,细致解剖’。希望这种模式化能够被打破,青年导演能够走进社会生活的深处,关怀大的气象,去表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记忆。”
专家还提到,目前青年导演普遍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究竟是坚持电影探索还是主要照顾市场?“所有拍电影的人都有两个梦想:自己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我随时能拿到最多的资金,拥有最多的观众。”夏钢说,“这两个方向往往是相背的。这时青年导演需要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然后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是最珍贵的。在这过程中,媒体是一个重要因素。媒体应该多考虑怎样介入对青年导演才是好的。既要积极地鼓励他们,又要有中肯的批评,不能对非理性的市场炒作推波助澜,否则容易让青年导演迷失。”
多方扶持 更高期待
青年导演需走出“小众化”
针对青年电影导演面临的生存发展困境,张宏森表示,举行这个论坛目的就是为了给青年导演提供一个契机和资源,让他们有一个展示的平台。电影主管部门与电影人才培养基地,对“青年导演”一直有着许多期待和信任。
事实上,近年来,社会许多力量已开始积极支持青年导演的创作。2006年《疯狂的石头》的顺利出笼,很大程度得益于香港映艺娱乐公司亚洲新星导演计划的投资和支持。据悉,该计划二期也将在今年推出。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学军也介绍说,“我们与香港影星成龙合作,将成立一个1500万的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年轻人;此外,我们也在讨论把学院的4个厅作为自己的小院线,专门放映青年导演的作品。”
专家们认为,着眼于中国电影生态、秉持文化宽容与开放之心,是青年导演们必备的一种眼光;“推动艺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则是青年导演们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在继续探索艺术、开拓市场的同时,青年导演也应该更多地为维护电影环境做一些事。
专家对青年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推动的是一个‘大电影’概念下的青年导演创作。如果说‘青年电影等于作者电影,等于艺术电影,等于小众电影’,那么,就是狭隘化了的理解。我们既提倡自我诉求的艺术电影,也提倡具有职业电影人精神的导演走上舞台,并期待在未来能够有青年导演拍商业大片。”张宏森说。
图为此次论坛上展映的部分影片——《鸡犬不宁》、《马背上的法庭》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