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洪崇恩实习生李炯)“咯噜-呜-呜-呜-呜”——时已数“九”,火斑鸠仍在上海的林子中鸣叫!几天前,当华东师范大学鸟类专家唐思贤教授带领学生在浦东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作生物考察的时候,不仅清晰地听到了这种美丽鸟儿的叫唤,还在望远镜中看到了它俊俏的身影。
唐思贤告诉记者,火斑鸠形似原鸽,成鸟体羽多为酒红色,是上海一带的夏候鸟。往年每交秋冬,它们便会打点行装,南下华南穗港等地避寒觅食,直到来年江南草长时节再北归筑巢育雏。
“在当前这本该是严冬的季节,火斑鸠却还留住在上海,是较为罕见的。”
与发现火斑鸠隆冬“不南飞”类似,唐教授还提到另一种现象:不少以往只短暂路过上海、极难一见真容的鸟,像黑脸琵鹭、白眉姬(翁)等,近年来已成上海的常客,有些还可能已在上海越冬。
怎样解析此类自然现象?唐思贤认为,地球大气候异常肯定是主要的原因。天气趋暖、冬季不寒,昆虫、草籽等鸟类的天然饵料比较丰富,使这些本来就有较厚羽毛的鸟类既无衣着之虞又加“不愁吃喝”,当然再无必要远迁它乡讨生活。但还有一大因素也非常重要:近年上海一带人类对鸟类栖息地的干扰减少、保护得力,诸如猎捕飞鸟、掏窝逐鸟等情况大幅度下降,郊野郁闭林地增多、湿地生态有所改善。这也使众多鸟儿有了安适之感,自然增加了对故土旧巢的留恋。
尽管眼下气候、环境有利,毕竟冬天仍在延续,火斑鸠能否“候鸟变留鸟”、终年不南迁,黑脸琵鹭能否更常弄影上海滩头,尚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