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体式停车场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一个很好的办法。(CFP)
文/本报记者 曾卫康、刘晓星
有群众反映建街头“空中立体机械停车场”遭到政策不明等因素阻碍建不起来,昨日,面对“两会快车”群众意见,市人大代表、市协和小学校长梁静远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建设“空中立体停车场”。
11年增加机动车108万辆
据了解,目前广州小区停车场的配建标准是四五户一个车位,停车难一直困扰车主。
据统计,2005年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77.4万辆,原八区达到83.6万辆,小客车达到50.8万辆。相比1994年,全市共增加了机动车108万辆。目前的泊车位,按市交委统计公布的数字约为31万多个,广州共有经营性汽车停车场2400多家,其中经营性泊位约21万多个,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机动车的停车需求。
有调查显示,仅37%的小汽车停在停车场,而63%的停放在停车场外,属于乱停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的第一个“空中停车场”建在广州百货大厦的第十一层至第十三层。每一层楼设有106个车位,该停车场是用四台电梯将车辆直接送上第十一层至第十三层停放,每台电梯的载重量为3.2吨,整个提升过程只需要一分钟。该空中停车场缓解了北京路步行街周边的停车难的问题,受到了很多司机的欢迎。
建立体停车场需明确政策
“我建议政府利用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的机会,腾出部分空地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的康斯平会长说。康斯平同时也表示,由于立体式的停车场往往是后建的,政策也不明朗,因此报批的程序比较繁琐。而街头的立体机械式停车场到底是作为固定建筑还是零件报批,说法也不是很明确。“像很多学校、楼盘的停车场,都是不让外来车辆停放的。我认为,只要是停车场,都应该对外开放。对于月保的车辆,应该改定位停放为不定位停放。”
康斯平还说,由于现在咪表停车的价格低于室内停车场,不少车主更愿意把车停在路边,很容易导致交通不畅。“我建议提高咪表停车的价格,在室内停车场未满的情况下,让车子都停到室内停车场去。”
将向地下天空发展停车场
面对停车需求与供给矛盾,广州市政府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思路,探索政企共建停车场,这包括进一步加强停车配建管理,政府严格把关小区、大型建筑的配套停车场建设,从根本上满足停车需求;在中心城区见缝插针,向地下、天空发展,利用绿地、地下空间等,采取多种模式(包括地下车库、停车楼、机械立体式停车场和地面停车场等),积极建设停车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