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徒报》1月18日文章,原题:奥运改造北京
股市分析师、反烟草积极分子、旅游官员及内蒙古农民。乍一看,这些人鲜有共同之处,与田径比赛更是不沾边。然而,他们都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寄予厚望,正是这点将所有人维系在一起。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资料图片
笔者2002年初到中国时,对北京申奥成功引发的热火朝天大惑不解,中国的首都似乎着了魔:巨大的时钟摆放在主要街道口倒数奥运日子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奥运文化庆祝活动在各处上演;奥运商品充斥大小店铺;学校也定期举行奥运知识竞赛。
这些其实不足为奇,真正令人瞩目的是毫不相干的各色人等,纷纷想搭奥运顺风车。笔者在进行各种采访时,奥运主题总是不期而至。
动物权益分子希望奥运会能提高人们对不该吃狗肉的认识。
世卫组织驻京负责人表示,奥运会将推动中国严肃对待禁烟。内蒙古某默默无闻的小城被纳入奥运旅游推荐线路后,当地农民企盼奥运带来滚滚财源。股市分析师称因奥运助推作用,上海股市2006年的优异表现来年将延续。知识产权支持者敦促中国以奥运为契机,向世界展示打击侵权的严肃态度。
2008年奥运会又被冠以“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及“科技奥运”。这么多的名号凸显奥运会似乎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奥运会还被视为北京清洁环境、升级公共交通系统和教育市民讲文明的大好时机。臭烘烘的公厕正被改造得清香宜人。下水道系统和垃圾处理机制也在获得改善。即便北京动物园的动物也该欢呼雀跃,因为提升它们生活条件的计划正在制订中。还有新的地铁线路、公交专线……一切以奥运会的名义。
笔者最初对北京奥运效应将信将疑,之后逐渐变得笃信不疑。奥运会显然远远超越体育和赞助。事实上,它提供了一把“伞”,使所有人汇聚其下,凝聚力量推动深远的变化。
当然,这些变化并不完善。傻瓜才会认为奥运会将使中国众多烟民戒烟。北京的天空仍会污染。北京人仍会继续大口吐痰。但奥运会对解决这些挑战起到了推动作用,至少曝光了问题,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对如今换上奥运新装的北京来说,奥运会的意味就更多了。(作者帕拉维·艾亚尔,汪析译)
《环球时报》 ( 2007-01-19 第06版 )
境外媒体:北京承诺举办一届负担得起的奥运会
人民网消息:在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不足600天的日子里,国际媒体越来越聚焦北京奥运。海外媒体如何看中国举办2008奥运会,他们在报道中国筹办奥运的过程中又采取了怎样的视角,他们如何理解2008北京奥运,这些正是中国媒体非常想了解的。《奥运·媒体》栏目,通过编译海外媒体上一个月对2008北京奥运的,呈现他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他们报道的视角,以供外宣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