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两会2007之解读广州数字
两会报道网络互动,请登录https://gzlh.oeeee.com及https://gd.news.163.com
1700亿元的真金白银意味着什么?可以投资兴建8个半左右的广州大学城,兴建近十个新白云机场,兴建十多条地铁……
2006年,随着广州经济的迅速发展,源于广州地区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超17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200亿元。
| |
数字
贡献全省1/3财政收入
对大多数市民而言,“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是个冷冰冰的专业名词。它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直观地说,它就是政府“钱袋子”里的钱,钱越来越多,市民们离安居乐业的生活梦想才越来越近。
2004年,全广州地区组织的财政收入达1307.98亿元,增长17.3%;
2005年,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502亿元,增长14.8%;
2006年,来自广州地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
连续几年,政府“钱袋子”里的钱越来越多。
这一组数据,是广州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好佐证。
“2006年,广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4%,为我市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说。
水涨船高。财政收入的增长,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
“广州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的稳步扩大,对全国、全省作出了很大贡献。”2006年,来自广州地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上缴中央、省的比例达75.3%,地方留用比例为24.7%。全国约1/20、全省约1/3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广州。
“现在广州上缴到省财政的收入大概能占到省财政总收入的40%以上,最高曾占到50%的比例。有些地级市虽然也向省财政上缴收入,但返还的更多,实际上省里拿不到钱,而广州上缴省里的财税收入是实实在在的,真正缴到省财政的。邓小平提出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富地区,所以我认为广州作为先富起来的城市带动省里其他地区发展,这是非常应该的。”张杰明强调。
特点
各区财政收入增速均衡
尽管如此,仍有人指出,广州的财税收入增幅还是不够快:省政府的报告显示,广州的财税收入增幅在全省内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为什么呢?
面对这种质疑,张杰明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人体发育,成人长得比较慢,小孩身体发育就特别快。”而广州,就是一个发育成熟的“成人”。他说,广州的财政基数非常大,而财政收入增速较快的粤西、粤东、粤北等城市,其财政总量是非常小的,有些地级市市本级的财政入库也就10亿左右,而广州财政入库是400多亿元。如果财政收入10亿元的城市增收10%,财政也就增加一个亿,而广州得增加40亿元才能达到增幅10%。
他介绍,广州的经济实力在全国副省级和省会城市中都排首位。同样在副省级城市的财政收入上,广州也是拔得头筹,占据首位,财政收入排名第二、第三的杭州、南京与广州都有100亿元的差距,“财政收入如果不在同一个基数上,看增幅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广州经济发展的势头还是很好”。
广州财政收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市财政和区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较均衡:总体来看,通过新一轮的市对区财政体制调整,区域间财力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有所改善,区、县级市的发展后劲较足。12个区、县级市中有11个收入增幅在两位数之上,其中,黄埔、南沙、花都、从化、增城分别增长20.83%、60.51%、35.15%、23.77%、22.89%。除番禺外,去年广州各区的财政收入增速都在15%以上,反映出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的均衡态势。
流向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7%
所谓“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市民们最关心的是,“钱袋子”里的钱怎么花?
据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志勇介绍,2006年,居民的收入稳步提高:2006年广州职工平均工资达36221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达到36%,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达10辆,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7%,达到国际公认的小康水平。
在去年的“两会”上,原广州市财政局局长郭锡龄在向广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有关财政预算报告中透露,2006年,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计划202.32亿元,共安排13项支出,其中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91亿元,增长18.3%,增幅为增长之最。而社保补助预算的增长达到了12.3%。
一年过去了,计划变成了现实。随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持续增加,一大批关系民生的项目建成使用。“青山绿地”一期完工,广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广州农村43万学生享受到该待遇。
据张杰明介绍,2006年,广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6.8亿元,同比增支68.4亿元,增幅15.61%,完成年度预算的86.79%,进度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年投入27.6亿元,推进扶助“持证”困难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广州大学城建设等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初中学校建设,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安排再就业专项资金2.5亿元,主要用于资助失业、农转居、“零就业家庭”等人员到社区就业和提供技能培训补助……
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末的3.6%下降为2.1%,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4.3%;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成了220个村卫生站达标建设。2006年出台建设新社区规划,计划投入15亿元建设廉租房,以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和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
政府的“钱袋子”鼓了,市民得到的实惠也更多了。
钱花到哪里了
青山绿地
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开展“创模”以来,尤其是近三年来,广州借鉴国内外生态绿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环境。到2005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38%,分别比2003年提高2.94和3.74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2平方米,比2003年增加2.73平方米;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91个,公园总面积3229.7公顷,分别比2003年增加47个和249公顷。目前我市园林绿地的各项指标已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指标要求。
农村建设
资金比重再度加大
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2006年市本级支农资金增量比上年增量高4.66亿元,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达13.01%,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比上年增加2.61亿元。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比上年增加17.99%,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财政补助标准并扩大补助范围,2006年参保农民达206.77万人,参保率达86.12%,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任务,市财政还拨付2260万元为第三期1100户农村残疾人特困户住房建设提供补助,并安排1.79亿元向企业早期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2.5亿元
保障下岗再就业
为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保障,2006年市财政安排再就业专项资金2.5亿元,主要用于资助失业、农转居、“零就业家庭”等人员到社区就业和提供技能培训补助。同时拨付4705万元解决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需资金问题。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还按比例落实资金推动分类救济政策实施。市财政还拨付2260万元为第三期1100户农村残疾人特困户住房建设提供补助,并安排1.79亿元向企业早期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14万平米住房
划拨作新社区房源
安居才能乐业,解决市民的住房问题成为广州市财政支出的一笔重要项目。2006年,市政府将历年销售经济适用住房收入1.4亿元转入新社区建设资金专户,并安排2006年新社区建设资金预算2.47亿元,划拨政府投资存量住房14万平方米作为新社区住宅房源。同时,通过发放租赁补贴,解决了1539双特困户4035人的住房问题。完善解困转制企业土地出让金的返还工作,专项用于职工安置。理顺了下放区管理原市属学校教师的住房货币补差和住房货币补贴政策。拨付资金5357万元,确保被拆迁户得到合理的补偿。对困难企业军转干部通过财政垫资发放生活补贴,解决其实际困难。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方夷敏 实习生 康殷 通讯员 欧阳永晟 陈伟秋
图:
2006年7月12日,最后一批人成功横渡珠江后,上岸欢呼。
政府的腰包鼓了,“青山绿地”等一批关系民生的工程项目在不断开工,广州天更蓝水更清,市民享受的实惠也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陈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