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节日前夕的合肥火车站人山人海。上午9时42分,随着北京至合肥的T63次列车徐徐进站,经过30年的漫长等待,历经11个小时的持续奔波,从河北唐山专程赴巢湖寻亲的张士明、朱晓萍夫妇走下列车,在人群中寻找阔别了30年的李全真大姐。
| |
一、唐山地震张士明身受重伤
1974年,张士明在唐山果园乡边四大队插队,是一个爱说话爱劳动爱打闹的男孩。时间像一条蠕动的蛇,在唐山大地震时被拦腰斩断。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发生大地震,20岁的张士明正睡在房东家的平房里,强烈的晃动使他从睡梦中惊醒,惊恐万状的他发现自己被倒塌的房子砸倒在炕洞里,浑身被土坯埋没着。当时余震还很强烈,求生的本能支撑着他向光亮的地方挪动,终于连滚带爬地从炕洞里钻了出来。
一场大自然的恶作剧使唐山面目全非,桥梁折断,烟囱倒塌,列车出轨,七零八落的混凝土梁柱东倒西歪,落而未落的楼板悬挂在空中,到处是断墙残壁和遇难者的尸体,昨天还有说有笑的老乡和同志们一夜之间被地震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张士明浑身的血液像是被人抽干了一样,残破的身躯再也承载不了无情的打击,一下子晕倒在地……醒来时,身受重伤的张士明与其他两位下乡青年被安排在不到4平方米的临时搭建的小窝棚里。8月2日,他接到转院到外地治疗的通知,成为唐山10万名被转移的重伤员大军的一员。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的唐山大地震,使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24余万人丧生,16余万人重伤,7000余户家庭绝户,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唐山,这座著名的工业城市,已经没有呼吸,没有脉搏,没有流动的血液,只有一片废墟!地震无情人有情,废墟上随着高温蒸腾的还有滚烫的“亲情”:10余万解放军战士赶赴唐山搜救,5万名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救死扶伤及运送物资支援,10万名重伤员被转移到吉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治疗。
二、第二故乡李全真真情救助
1976年8月2日晚19时,满载着唐山伤病员的火车出发了,途径沧州、济南、徐州、蚌埠、合肥,来到巢湖火车站,时间已是8月3日零点20分。火车刚刚停稳,早已在车站等候的巢湖群众争先恐后地背的背,抬的抬,将伤病员送上汽车。巢湖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部分区乡医院分别抽调了大量医务人员,巢湖水泥厂职工子弟学校被改为临时医院,有四五百名伤病员在此接受治疗,张士明被安排在三病区一病室。
经过全面检查,张士明被确诊为骨盆骨折,属于一级护理,给他做专职护理的正是李全真大姐。当时,22岁的李全真下放在原巢县板桥公社担任赤脚医生,由于护理技术高超、政治素质过硬,被组织挑选到巢湖水泥厂临时医院,承担着对伤病员的护理任务。
张士明回忆说,从遥远的唐山来到陌生的巢湖,思乡心切,家人又杳无音讯,便常常发脾气扔东西。但李全真总是像大姐一样,精心护理,嘘寒问暖,常常为他读报纸,并不厌其烦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天,张士明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独自发呆,细心的李全真大姐发现后,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床边询问情况,原来张士明想念家中的亲人,李全真大姐二话没说拿来纸笔帮他写信。几天后,父亲来信告诉他家中一切都好,让他配合医护人员安心养病。
那是一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为了改善伙食加强营养,从来没有包过水饺的李全真大姐就与部分伤员一道自己动手包饺子,那天伤员吃上了久违的香喷喷的水饺。天气凉了,李全真大姐就自己掏钱,步行上街为几位伤员买来袜子。
1976年国庆节前夕,5名伤员提出要与大姐等医护人员合影以作纪念,李全真满口答应,并陪伤员来到当时的巢县北大街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照,并在照片背面亲笔写下留言。今天,当我们翻开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照片已经变得发黄,但背面的留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依然力透纸背熠熠生辉,成为唐山伤员与巢湖人民深情厚谊的历史见证!
“唐山地震让我难忘,但巢湖人民的恩情更让我难忘。30年过去了,大姐当年为我们伤员包水饺、买袜子的情景,至今仍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常常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说到这儿,张士明的眼睛有些湿润。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护理,张士明的身体逐渐康复。1976年10月15日下午,他与其他伤员一道踏上了返乡的火车。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坚强,不要在大姐面前流泪。当火车的汽笛一响,看到大姐在人群中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张士明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像断线的珍珠直往下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三、千里寻亲30年后喜泪相逢
千山万水心灵相通,岁月流逝真情永恒。回到唐山后,张士明与李全真仍然保持书信联系。1979年,张士明回城后被分配到北京铁路局唐山车务段,成为铁路系统一名职工。李全真的工作也多次调动,他们的联系从此中断。尽管张士明曾多次写信联络,每次都是石沉大海,但千山万水阻隔不了他对巢湖、对大姐的思念之情。他常常对妻子和女儿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如果没有巢湖人民和大姐当年的倾力相救,哪有我们一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每逢唐山大地震周年,他就倍加思念远在巢湖的救命恩人,常常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采访中,张士明告诉记者,每天收看安徽卫视的《安徽新闻联播》已成了他多年的生活习惯。在他的心灵深处,早已将安徽将巢湖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1991年,巢湖发生洪灾,张士明主动捐款,用实际行动回报曾给予他生命的第二故乡。30年的分别,30年的牵挂。2006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张士明寻找大姐的决心更加坚定———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即使花一生的时光,也心甘情愿!2006年8月底,他试着给我市的媒体写信,寻找李全真大姐的下落。真情所至,金石为开。通过媒体的牵线搭桥,终于得知李全真大姐已从巢湖市公路局退休,现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班。张士明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9月14日,接到李全真大姐打来的电话,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心脏快要跳出了胸膛:“大姐,我找了25年,今天终于找到你了!”
近日,张士明决定携妻子朱晓萍从河北唐山专程赴巢湖寻亲。到达巢湖后,风尘仆仆的张士明夫妇不顾舟车劳顿,在李全真大姐的陪同下,冒雨驱车来到巢湖水泥厂原临时医院。他指着一楼的一间病房动情地说:“这里,是我30年前接受治疗的病房,更是我30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
“是巢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巢湖人民,感谢安徽人民,感谢党和政府!千好万好,不如我们的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巢湖人民对唐山伤病员的恩情深!”———这是张士明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寻亲之旅一路走来,感恩之情打动人心!
跨越30载的思念,延续30年的恩情。阔别了30年的张士明、李全真就像久别的亲人,要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他们聊起了双方的家庭,聊起了当年的往事,聊起了新巢湖和新唐山。张士明说:“经过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发展,如今的唐山已走出地震的阴霾,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总人口达到714.5万,市区人口299万,成为全国较大的城市之一。大姐,欢迎你到新唐山到我家去做客!”(陶继平)
来源:
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