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几个垄断行业相继送出“大礼包”:广东废除燃气初装费,北京公交降价,铁路部门宣布春运票价不上浮,紧接着石油巨头们在国家发改委的降价通知后下调了成品油价格,随后一直被指责其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的移动公司也发表“八项承诺”,声称已经修改了合同,删除了其中的不平等条款。
从2002年起每逢春节就涨价的火车票终于不涨了,成品油价在上涨了20个月后也微降了,移动公司虽说在话费上还没有真正松动,但至少放低了作为垄断者的姿态,为此,有媒体甚至说要为垄断行业勇于为群众买单的行为叫好。
有人叫好,也有人不满,更有专家持冷静态度。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温桂芳研究员就说,目前对公共产品价格,老百姓需要的不是政府部门一次次和垄断企业博弈后带来的价格微调,而是需要尽快出台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的定价机制,这些定价机制必须是透明、公开、公众能参与说话的。
在2006年底的一次论坛上,温桂芳研究员曾经因为提出“目前公共产品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利益集团所左右”的观点而成为舆论焦点人物。
每个大礼包背后的内涵不同
铁路、石油、电信三个行业虽然都给出了让利大礼包,但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温桂芳研究员认为三个大礼包背后却有不同的内涵。
温桂芳解释说,由于铁路自然垄断的特性,此次春运火车票不涨价其实并没有体现太多的市场规律,或者说并不体现公共产品价格改革的特点,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政府部门在以民为本的指导下替老百姓办了实事。
电信行业的让利就不同,温桂芳说,近年来虽然被允许进入电信市场的企业还只有那么几家,但毕竟有了竞争,再加上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降低了电信服务的成本,为电信价格的下调提供了可能和空间。为了占领市场,一贯不向老百姓低头的垄断企业不得不对老百姓做出让利。应该说,监管部门在督促电信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方面有所推动,但电信企业表现出来的与以往不同的亲和、让利,实际上是电信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电信企业的让利只是这些企业做了这一时段本应该做的。
在温桂芳看来,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资源性产品价格总体是上扬的趋势,但并不是说今后就要以“涨价”二字来替代资源类公共产品价格定价机制。
温桂芳认为,越是在资源性产品这样行政垄断特色比较明显的市场,政府越是应该尽快出台透明、并且老百姓能有发言权的定价机制,而不是由政府一次次去和垄断企业进行艰苦地谈判。
尽管都是大礼包,但老百姓似乎对油价下调这个大礼包不太满意。据一家网站的调查,有9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此次成品油价格的下调并不满意,有的认为相对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油价降低的幅度太小。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还算了这样一笔账:此次降价几乎不会给石油公司带来任何损失。在国际石油市场买油是以美元结算的,此次国内油价下调带来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近期人民币升值让国内石油公司不赔不赚。
公共产品价格改革不能等同于涨价
温桂芳说,他之所以特别强调政府应该尽快出台透明、并且老百姓能有发言权的定价机制,是因为当前我国公共产品的价格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而且有一些利益集团简单地将公共产品价格改革等同于涨价。“可以说从当前公共产品的价格改革的角度来看,存在一种偏向,就是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利益集团所左右。有的垄断企业片面强调价格与国际接轨,在他们看来,接轨就是涨价。”
温桂芳说,由于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公共服务领域的产品,同时这些产品又往往大多数由垄断行业来提供,因此在价格问题上就相当明显地表现为涨价。由于部门利益所致,现在有一些公共产品垄断行业,对改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提价,对于利用提价来获取利润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每次一讲改革,就以成本增加,企业亏损为理由,向政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他说,由于政府在这一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现状是:每一次的价格改革,都变成了一轮新的提价,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就会涨价,价格改革成了提价的代名词。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总体价格水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整个垄断行业尤其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业,公共产品价格水平却不断上涨,成为群众的负担。
涨价风险不能全部转移给老百姓
温桂芳研究员认为,政府在推动公共产品价格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促进企业在降低成本和企业经营上有所表现,也就是说企业自身也应该加强管理,控制成本,而不是把所有价格上涨的风险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举了两个企业的例子来说明,企业通过努力可以消化上游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
一个例子是,2006年12月27日,中石化董事会发言人就财政部在2005年补贴100亿元之后2006年再次补贴50亿元一事表示:这是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始终大幅低于国际价格,尽管国家13次调整油价,但成品油价格未达到应调整的水平,致使中石化的炼油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到2006年9月末,平均每炼1吨成品油亏损900元左右。
而另一个例子是,在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国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家祥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在2006年国际油价一度居高不下,国内外各航空公司连续出现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国航却能大幅度盈利,秘密在于2003年国航已预测了未来油价将上扬,并将油价通过长线期货交易锁定。
韩晓平分析说,与国航相比,不断强调其亏损、并承担中国巨大石油供应的中石化肯定没有能够锁定油价,否则不可能在比美国油价高出许多的情况下,仍然出现巨额亏损的局面。韩晓平说,如果中石化能够在2003年和国航一样锁定一部分油价,今天的亏损肯定会明显减少。这样两个例子至少能说明,做了努力和没有努力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有关专家称,老百姓需要的不是这样恩赐式的新年大礼包,也不是每年两会前夕,一些政府部门与垄断行业艰苦谈判后得来的价格优惠,而是需要公开透明的公共产品定价机制,或者是充分竞争下的市场价格。(刘世昕)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