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和佳木斯市总工会及海关的同志来到刘燕家。外面天寒地冻,可刘燕的家里却是温暖如春、编织机声阵阵,一件件精美别致的毛衣毛裤被女工们生产出来,销往全国各地。
说起自己的创业路,刘燕告诉记者,她最想感谢的就是给与她无私帮助的佳木斯市海关的干部职工。
| |
刘燕1996年就下岗在家,平时给人打些零工。2001年起,丈夫患脑溢血卧床3年,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让刘燕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到2004年丈夫去世时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
2003年末,佳木斯市开展第二轮“一帮一”帮扶活动,市总工会为刘燕和海关牵线成为“一对”。看到刘燕家状况,大家一起研究认为,刘燕在佳光纺织品有限公司做质量检查员20多年,对编织业务很精通,帮助她搞纺织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渠道。于是,海关王关长亲自送来1.4万元,为她买来3台编织机,刘燕又找来几位老同事,在家里搞起了毛衣编织厂。
厂子办起来了,麻烦事也跟着来了。刚开始,由于没来得及办再就业优惠证,有的执法部门来收费用,女儿就跑到海关和工会求助,他们马上出面说明情况,证明母女是特困职工,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去年秋天,发到沈阳一批2万多元的毛衣款要不回来,影响资金周转。海关得知情况后,便与沈阳海关联系,托他们通过税务找到进货的摊床,帮助把钱要了回来,才保证了正常生产。
“市总工会和海关就是我们的娘家,有个大事小情,都往那跑。”言语间,流露出刘燕和帮扶者亲如一家的感情。
如今,在海关和工会的帮助下,母女俩的厂房也由原来的10多平方米扩展到30多平方米,机器增加到10多台。(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