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遵义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执政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 |
党委政府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和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遵义市委2006年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和《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市委常委会2次专门听取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并明确2名市委领导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5次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4次召开安委会全会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市委书记傅传耀、原市长卢守祥等领导经常深入矿山企业、基层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各级人大、政协加强《安全生产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一年来,市、县人大、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深入矿山、交通、消防、建筑企业就《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特别规定》、《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市人大还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情况汇报,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意见和建议。
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一是制度创新。为切实把《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贯彻落实到位,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市安委会制定下发了《遵义市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本规范》、《遵义市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和排除规定(试行)》等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二是监管创新。抓好基层基础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2006年我市在部分乡(镇)开展了“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活动”试点,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强监管,使基层基础监管进一步加强。同时,还建立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2007年我们将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在全市推广。此项工作还得到了孙国强副省长的充分肯定;三是抓学习提高。为提高县、区(市)领导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市政府组织全市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县、区(市)长和安监局长先后到国家行政学院和四川省德阳市学习考察。
狠抓指标控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年初,市政府分别将各行业事故死亡控制数,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数等指标,分解到各县、区(市)和有关部门。二是严格奖惩。市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列为全市经济考核指标,实施“一票否决”。市政府制定下发了《遵义市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包保)目标考核办法》,对各地、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严格实行量化考核;三是加大指标的动态监控。市人民政府每月上旬都要通报全市安全生产情况,半年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安全生产情况。
弘扬安全文化,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一是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以创建“平安遵义”为载体,以普法为抓手,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四在农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百社千村、入百企千校、惠千家万民”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舆论监督。各地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特别规定》、《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作用。今年来,广大群众通过举报电话和举报信件等途径举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信息354条(次),举报的每一条信息、每一封信有关部门均进行了查处;三是“以月促年”。为认真做好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确保“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团”在我市活动顺利开展。6月4日,市安委会所有成员单位和各县、区(市)分别在中心城区和各地闹市区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咨询和服务活动,市安委会还举办了“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平安保险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进村寨演讲报告会、安全生产大型图片展,一系列活动受到了“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团”的好评。四是抓好安全生产条例宣贯。为了使广大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人员了解《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全市安监系统和煤监部门组织人员送《条例》到矿山和高危企业,为企业宣讲《条例》和安全生产法规,印发《条例》35000册,全市在六月安全生产月和《条例》的宣贯中设宣传咨询点146个,出动宣传车72台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8万份,接受咨询7万多人次,受教育群众达13万余人,投入宣传经费80余万元。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深化专项整治,排除事故隐患。全市各级以预防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加大对矿山、交通、建筑、危化、消防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一是矿山企业安全整治。第一批整合关闭的46对煤矿已于7月前全部关闭;第二批44对整合关闭煤矿正在组织实施半闭。二是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整治。三是公众聚集场所安全整治。四是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整治。五是建筑施工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整治。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省市政府要求,认真开展民爆物品、铁路运输、防雷设施、森林防火、病险水库、尾矿库及旅游景点、校园安全、职业卫生场所等方面的专项整治。
夯实基层基础,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全市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先后投入近亿元用于煤矿通风、瓦斯监控、设备设施维修等安全技术改造,所有有证煤矿基本实现了矿车运输、绞车提升、主扇负压通风、瓦斯监测监控、电缆下井、矿灯照明。60对矿井安装了瓦斯抽放系统,182对煤矿使用了金属支护(其中49处煤矿使用液压单体支护),30对煤矿使用了机车运输。市、县(区、市)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国省道、县乡道危险路段整治改造、完善交通警示标志1354处、建立了市级消防监控中心,在全市开展了“交通安全村”、“农村平安乡(镇)”创建活动,全市投入200多万元创建安全示范乡(镇);二是建立重大危险源台账。根据国家《重大危险辨识标准》,全市普查重大危险源852处,所有重大危险源按照类别、名称、单位、危险程度、单位负责人、监控责任人、应急救援处置方法和预案等进行了登记备案;三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市政府成立了应急办,在市委办设立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建了遵义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大队,下设矿山、危化等4个救护中队;四是加强教育培训。全市各级、各部门共举办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班30多期,培训分管县、区(市)和乡(镇)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3000多人。各类企业在岗安全教育培训6万多人(次)。其中,培训煤矿特种作业人员8期1872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值班员2期450人,煤矿工人26000人(次)。
作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