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一个城市的科学发展轨迹

  ———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纪事

  本报记者谭江琦李秋怡 一个厂房破旧、烟囱林立、“三废”突出的地区,变为环境优美、商业繁华的街区。

  一个年亏损6000多万元的传统企业群,变为实现年利润22亿元的现代企业群。

  “灾区”焕发活力,“包袱”成为财富。浴火重生般地嬗变,仅仅用了5年。

  这就是成都市大气魄、大手笔运作的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

  刚刚跨进新的一年,回望成都“东调”的来路,它是大城市工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大调整,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群众受益的有机结合,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创造性实践和成功范例。

  从单纯追求土地级差到“五个统筹”引领全局,成都找到完美支点,撬动整个“东调”。这个支点就是科学发展观。在这一支点支撑下,政府之手画龙点睛,笔笔精彩

  成都市内企业外迁,“东调”并不是第一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轻工局下属中小企业利用级差地租,曾有过一次大张旗鼓的外迁。

  然而,两眼紧盯的级差地租,并没有达到给企业输血,盘活存量资产的目的。最终以偃旗息鼓告终。

  始于2001年8月的成都“东调”,同样也有级差地租因素,为什么能够推动工业产值曾经占全市一半以上的160余户企业迁出?是10年后的地价可以支持“东调”?不是。

  思路决定出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手段,利用已经形成和通过沙河整治将进一步形成的城区土地与各区(市)县土地的级差地租获取资金,对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在搬迁改造中,突出企业改革、技术进步、招商引资、环境保护“四个结合”。

  新的思路,统筹色彩浓烈。谁是总牵头?市委、市政府。统筹的内容,大大超越了单一的企业本身。这就注定成都的“东调”,是一次政治经济的结合,是一次省、市、区县的联动,是一次条与块的合唱。

  赋予级差地租新内涵,富有创意的“基价收购,全额返还”措施尤为抢眼:由市土地储备中心统一对搬迁企业土地进行收购,向银行信誉融资后按评估价的65%—70%先付给企业用于新厂建设,然后从土地供应时机和土地包装上调控土地升值,公开竞价拍卖。所得款项在扣除有关费用后全额返还企业。

  企业有了钱就异地迁建?不,成都“东调”最反对的就是企业异地克隆。

  规划必须先行,“四个结合”必须跟进。于是,东郊工业区重新规划,按照向东向南发展的总体格局,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时,历史上第一个全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亮相,原有116个不同规模的工业开发区压缩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这样,企业搬迁的盲目布点和各地政府在项目引进上的恶性竞争得以避免,相关产业得以有效聚集。

  “绝对没有想到会调出这样的结局!”虹波电子副总经理欧立今天说起“东调”仍很激动。他说的结局是:出让旧厂址收入5亿元,建新厂2个亿———面貌一新;技改1个亿———产业结构升级;节余1个亿———流动资金充足。

  政府统筹的“东调”,促进形成区域集中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迁往高新区,机械制造类企业迁往龙泉驿区,冶金、化工类企业迁往新都和青白江区。一个产业辐射有序的布局,带动起区域的协调发展。从“换笼养鸟”到“腾笼换鸟”,是理念上的飞跃,是市场经济在体制上的突围,集中表现为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因为成都东郊在工业勃兴中险些边缘化,所以“东调”恰似一次夺路突围。

  突围方式费思量。决策者用三个“教材”为鉴:京沪苏等地产业迁移得失,成都三线企业调迁兴衰,上世纪90年代成都轻工企业迁建成败。

  几个失败案例惊人相似———“换笼养鸟”:位移的只是空间,“鸟儿”还是那一只,规模、体制、技术山河依旧。

  这一次,成都提出“腾笼换鸟”:“鸟儿”脱胎换骨地异地更生,一个“腾”字也给旧“笼”留下无限发展空间。瞄准的目标,是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企业、产业。

  上海模式受到推崇———在调整中实现“三低三高”:低污染、低能耗、低物耗;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值。确切地说,这正是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大企业集团在工业发展中具有主力军作用。造就百亿元企业,在“东调”中得以实现。率先入围的,当数攀成钢。

  成都无缝钢管公司1999年被攀钢兼并,生产经营虽好转却没有大的突破,原因之一是仅2000亩的厂区面积制约了生产线的最佳布局。“东调”中,2000亩地出让后换回20多亿元发展资金,公司又和成都钢铁厂重组为攀成钢。20亿元中的15亿元用于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内惟一一条Φ340连轧管机生产线,抢占了市场先机。

  “腾笼换鸟”更在创新发展新机制。职工全民身份转变;改制后的企业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行业全部退出,鼓励职工购买本企业净资产;鼓励经营者持大股,职工持股自愿。冶金实验厂、成工集团、针织一厂、水泥制品厂同步改制。

  一“腾”一“换”,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东调”中,不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被淘汰,保留的也要调整结构和推进技术进步。低耗能产业比重在成都上升到40.7%,而全国为37.3%,全省为33.3%。5年间,成都GDP年均增长12.7%,能耗年均下降6.2%。“腾”出的“笼”里,房地产、商贸、旅游、总部经济,全是朝阳产业。一个枝繁叶茂的新城东,与它迁出的庞大根系一起,支撑着成都工业不断向上生长。

  “东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人与自然、人与城市都在调整中找到新坐标,宜居宜商,成都魅力四射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1994年,美国通用公司准备把发动机项目建在成都市东郊,但规划厂区对面的无缝钢管厂有4根烟囱。美国人走了,留下一句话:“烟囱什么时候消失,我们什么时候再来。”

  去年4月25日,通用公司再度赴蓉,终于与成都航利电气公司顺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仅仅因为炸掉4根烟囱,就吸引了外商投资?是,又不仅限于此。

  成都的“东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个排名:“东调”整体提升城市功能,“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成都排名超越杭州,高居全国榜首。

  一组数据:成都市环保局预计,搬迁企业全部迁出后,城区每年可减少水污染物排放1335.61万吨、烟尘1975吨、二氧化硫1882吨、氮氧化物4117吨。

  一大改善:沙河整治和“东调”并行,先后投入近40亿元,“新绿水碾”等8大景点点缀其间,总体绿化面积345公顷,沿线区域生态、水资源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成都市经委主任戴晓明对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体会直接:随着新厂竣工投产,不仅为相关区(市)县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还带来税收增长。迁往青白江区的8户已投产或部分投产企业,解决当地就业1100余人,企业去年1-10月纳税共计3.42亿元。

  东郊腾出的地块,同样令人憧憬:“麻石烟云”———西南首座利用旧厂房改造的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以仓库、车间等废弃建筑为载体发展创意产业,将成为驱动东郊老工业基地迈进新城东时代的一个引擎。”宏明公司原厂址,引进大型购物广场,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未来两年,预计将有150亿元资金投入成都东郊,在1.1平方公里的区域,RBD(休闲商务区)核心区耸立。

  “东调”调出的企业、腾出的存量,都值得期待。

  成都“东调”,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整的是城市经济旧版图,把握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而它为又好又快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强省战略进程提供的经验,具有广泛借鉴意义。这就是:必须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必须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协调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必须勇于创新真抓实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成钢 | 成都 | 成都川.. | 成都实..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