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巨量资金涌入支持股指强劲上升
在日前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的“2007年经济形势研讨会”上,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2007年,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不再是固定资产投资,随着股指的上升,股市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尽管央行采取了央票等一系列手段,对汇率也进行了调整,但是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资金过剩的问题作为世界现象在中国仍然存在。2007年没有找到比2006年更加有效的控制资金流动性的方法,而且新创造的资金流动性和额度还有大的变化。
范剑平说,与2006年相比,2007年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大大提高。因为几大商业银行上市之后,它们更加有效地利用资金来获利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如果说2006年上半年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靠银行贷款,那么,2006年下半年随着我国股市活跃之后,企业从证券市场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从现在的情况看,2007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会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加好的环境。大量的资金会流到一些大的企业里。
范剑平说,2007年的宏观调控与2006年有很大的不同。2006年,投资是吸纳流动性资金的主要方向,宏观调控的目标因此主要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股市将成为吸纳流动性资金的主要方向,随着股指的上升,股市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据中华工商时报)
股市成为调控重点的N个征兆
2006年12月29日,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已达到10.3万亿元,股市总市值从3万亿元增长到7万亿元,用了5个月时间,而从9万亿元到10万亿元是一天涨上去的。如此快速的膨胀令一些专家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担忧,认为股市显现过热的苗头,股市将可能继房地产之后成为宏观调控的又一个重点。
征兆1
房地产资金流向股市
“今年买实体的房子,不如买虚拟的房子”。这是最近地产业内流传的一句口诀,意思是说今年去投资商品房、商铺、写字楼等,不如去投资地产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疯狂上涨态势的股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一般来说,普通购房置业者不会考虑卖掉房子去股市搏杀:一是安家为基础;二是风险太大。而“卖房炒股”主要表现在那些具有行业冒险精神的“炒家”身上。
征兆2
储蓄资金大量流向股市
“××基金限时申购,欲购从速”。细心的人们会发现,200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营业网点门楣上的横幅已经不再是以前常见的“热烈庆祝我行存款超×亿元”。
狂热的股市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正在把一向安稳的储蓄吸出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居民存款同比少增1125亿元;2006年10月份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这是多年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2006年四季度央行储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意愿明显下降,而选择“购买股票和基金”的人数占比达18.5%,跃升至历史最高。
征兆3跨境资本过度投机
20日结束的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的有效监控。分析最近世界上的几次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原因,几乎都与跨境资本流动有关。
特别是目前,人民币稳步小幅升值的预期所造就的无风险套利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各种渠道的境外非贸易资本向资本市场的流入。股市近期的“膨胀”可能与巨额资本的流入有关。许多指标显示,资本市场有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中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