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位重权重机关向企业派书诈骗
得手三千余起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至今没有一家受骗单位主动报案
法制网济南1月23日电 记者袁成本通讯员刘军一伙无业游民,冒充工商、质监、安监等权威部门,向企业强行高价摊派书籍。
这伙骗子落网的导火索,是诈骗电信资费案。
去年10初,济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获悉,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正在狂打长途电话,欠费金额巨大。经查,9月11日,一犯罪嫌疑人使用“郑少峰”的身份证,在济南天桥区金田苑小区的一栋租赁房屋内,一下子开通了8部固定电话,上班时几乎一刻不停地狂打,话费惊人。至欠费6万元时,电信部门只得给其停机。11月份,又有人使用“李文强”的身份证,到槐荫区园丁小区一租住屋内开通11部固定电话,又是一番狂打。
接到济南网通报案后,公交分局立即组织侦查。今年1月9日中午,专案组在园丁小区当场抓获李二虎等11名犯罪嫌疑人,并查获了用于作案的11部电话。
在搜查中发现了四十余本通讯录、一大堆账本和满屋子盗版书籍。专案组预感案中有案,立即着手审讯。于是,一个冒充省级机关强行向企业摊派书籍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经初查,李二虎等人还有“上线”,名字叫李文强、王立立,他们正在北京“摊派”书籍。公交分局立即到京追捕。李二虎等人的落网,被“上线”察觉,他们立即销毁证据,转移窝点。在北京警方的配合下,警方锁定了李文强、王立立的新窝点,1月22日,将其一举抓获。这次,警方还收缴了电脑和十几枚假公章,一批权威部门公章赫然在目,而用来记录摊派“成绩”的账本,摞起来达半米多高。
济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刑警二中队队长朱岱平向记者介绍,到今天下午3点的统计,这个团伙诈骗得手3000多起。在他们的电脑里,有44000多个企业的名字,它们是否也被诈骗,还有待查实。其诈骗所得,有一部分被买了高档跑车和商品房。
据朱岱平介绍,这伙骗子于2006年1月开始在山东作案,但至今没有一家受骗单位主动报案。
朱岱平介绍说,犯罪嫌疑人首先以省直机关的名义,向有关企业打电话,要求“订书”、“订资料”;如果企业表示不要,他们就以“如果不买书,年底考核就达不了标”相威胁;这伙人还购买了大量假发票,并盖上私刻的省直机关单位的公章。打完电话后,就先把书和发票寄给企业,并要求把书款打到他们指定的账户上。企业收到了书和发票之后,纷纷按照他们指定的账号汇钱。
据李文强和王立立初步交待,他们共招募了十几人,由他们负责给企业打电话,每人每天打100个。企业的名字,他们大多是从《中国企业名录及产品信息库》获取的。
他们的书籍全部是盗版货,价格很便宜。比如《质量监督与法制标准》,是从北京个体文化市场批发的,一本15元。但他们卖给企业时,价钱就变成了“原价998元”。记者了解到,这些上当受骗的企业,“购书款”少的1000千多元,多的4000多元。
截至目前,已初步认定该团伙涉嫌冒充山东省省委宣传部、省物价局、省工商局、省技术监督局、省安监局、省建设厅、省消防局、省环保局、省劳动和保障厅等省直机关,并私刻了这些单位的公章。该团伙12名成员已全部被刑事拘留。编后
编辑这篇消息时,我们脑海老在闪现着这样的疑问:难道这些受骗企业真这样“傻”?他们为何不敢核实,为何会这样乖乖掏钱就范?为何不敢报案?事件背后就那样简单吗?
不必讳言,在一些地方,个别位重权重的机关部门,依仗手中对企业有直接和间接“威慑力”,不是没干过表面“自愿”实为“强加”的类似行为。很多企业敢怒不敢言,形成一种公开的秘密,个中缘由不言也明。所以,一些不法之徒就利用了这种微妙关系和心理,“如果不买书,年底考核就达不了标”。如此,顺利得手绝非偶然。
我们希望通过此消息的报道能引起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警醒与反省。(责任编辑:徐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