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1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介绍2006年税收工作情况和2007年税收工作安排等方面情况。我国去年税收增长21.9%大大高于GDP增幅,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税收收入的结构与GDP的结构有差异,我国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相对增长比较快,同样带动税收增长也比较快。[点击进入:发布会实录] |
税收增长示意图(点击看大图) |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介绍去年全国税收工作情况和今年税收工作计划 |
1月24日上午10时,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实录),介绍2006年税收工作情况和2007年税收工作安排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谢旭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全国税收收入比上一年增长21.9%,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反映。
谈到税收增幅为何大大高于GDP的增幅,谢旭人表示,第一,价格因素和统计口径差异的影响。
因为税收是按照现价计算,而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是按照不变价计算的。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不变价预计增长10.5%,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就是按照现价计算预计增长12.6%,这就与税收增幅的差距缩小了2个多百分点。另外,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也是高于全国统计的数字,所以,像经济大省,如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区,GDP增幅都比较高,比全国高了两到三个百分点。所以,总体GDP按照现价计算增长与税收增长大大缩小了。
第二,这还是从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增长、现价增长和地区增长的状况与税收的总体的比较。
更主要的是第二点,税收收入的结构与GDP的结构有差异,就是不同税种的税基增长与GDP的增长有比较大的差异。GDP是由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组成的,通常一次产业增加值比较低,相应的二、三次产业增加值远远高于总的GDP增长。2006年三次产业的现价增加值预计分别为7.1%、14.9%和11.4%,所以,二、三次产业增长高于总的GDP的增长。国家的税收主要来源于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特别是一些主要税种,像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等,所以,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相对增长比较快,同样带动税收增长也比较快。具体再深入地做结构分析可能看得更清楚,我们将我国税收当中一些最主要的税种,它们的增长与对应的税基,就是经济税源的增长的变化情况再做一个分析就更清晰了。比如说占我国税收收入比重相当大的增值税,它对应的是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
据统计,去年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长是18%左右,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现价增长还更高一点,所以,相应的工业增值税增长20%左右。在工业增值税当中,去年增长比较多的电信设备、有色金属、原油、电力、电器器材,这些增长都高于20%,有的是30%、40%,这些行业的增值税收入与其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基本是对应的。第二个大税种就是大家知道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对应的税基是企业的实现利润,去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0%左右,特别是银行,因为进行股份制改革,清理不良资产,进一步提高了经营效益,所以,银行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就更快。这样对应企业所得税,去年增长29.4%,跟企业实现利润基本是同步的。
发布会相关新闻:
综述:去年全国税收37636亿元 增长21.9%增收6770亿元
个税:起征点提高个税继续增长 去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2452亿元
企业所得税:王力: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广泛争取各方意见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