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刚
近日,市委市政府领导表示,今年上海将着力解决城镇重残无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本市城镇重残无业人员约2.4万,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以及日常养护,是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之一。
昨天,本报记者 来到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实地了解两位重残无业人员的生活现状。
焦点关注 从数字看重残无业人员的保障措施
“3”项优惠
本市城镇重残无业人员持“社区医疗帮困一卡通”看病,每人每年补贴500元医疗费;免收挂号费、注射费和诊疗费;与就诊有关的服务收费减免60%。
“416”元
城镇重残无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416元。
“4835”人
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是去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截至去年11月30日,上海已有4835位重残无业人员享受到养护服务。如果入住市残联约定的包括养老机构在内的养护机构,每人每月可获得400元补贴。
陈智惠 我得到的关心多,心态就好
推开房门,温馨扑面而来。
窗明几净,地上一尘不染,屋内看不见一丝凌乱;旧玻璃缸里,几条小金鱼自由自在游动;全家福照片摆在醒目位置,一家三口,笑容灿烂;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两幅字“莫生气”和“知足常乐”。
空气中弥漫着清苦的中药味,除此之外,嗅不到“困难”的气息——屋主陈智惠,41岁,重残无业,二级盲人,身患肺癌;妻子江炳莉,从安徽来沪务工;儿子陈诚,上小学四年级。
失明癌症双重打击
陈智惠笑着开始自我介绍——
“小时候,我视力1.5,到初中突然下降。当时刚迷上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只看到一半,视力已经降到0.02。从此没再看过书,一直不知道‘华山论剑’的结果。”
他得了严重的视神经萎缩,无法治愈:“走路常跌跟头,手臂摔骨折了,到现在还伸不直。”初中毕业后,他找工作处处碰壁,因为过不了视力关,只能接受“重残无业”的现实。
他从此和父亲相依为命,过起了“三不”的日子:不烧一顿饭、不洗一件衣、不赚一分钱。1994年成家后,父亲仍是他的物质与精神支柱。
2001年7月,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在火葬场,陈智惠哭到晕厥。
不久,他持续低烧,双脚肿得没法穿鞋。医生检查结论:晚期肺癌,已转移到纵隔淋巴。随后半年,化疗4次,花了6万多元钱,却收效甚微。“人家化疗脱发,我一根头发都没掉,大概是癌细胞太顽固了。医生劝我别再花冤枉钱,早点回家,过好最后半年的时光。”
被“宣判死刑”,但他不服输,去杭州求医,得到一个中医秘方,吃到现在。“劝我放弃的人后来都看不懂了。我告诉他们,心态和吃药同样重要。我得到的关心多,心态就好。”
俱乐部里欢度生日
随着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五角场街道干部井金城到了。他关心帮助陈智惠多年,今天又来探望老朋友。
井金城记得,陈智惠得病后不久,参加街道组织的茶话会,一言不发。“大家都开导他,劝他不要老想着毛病,但药一定要按时吃。渐渐地,他和大家谈笑风生,还主动加入了街道癌症俱乐部,是年龄最小的成员。”
俱乐部规定,每多活5年过一次生日。上个月,陈智惠迎来第一个“生日”。俱乐部全体病友一起庆祝,井金城送上大蛋糕,欢歌笑语声中,陈智惠度过有生以来最快乐的生日。
“我们街道有147位重残无业人员,大都家境贫困。只要一有新政策,我们就会想到他们,尽量往政策范围里靠。”井金城说。
申请“助学券”,陈诚的书费、午餐费,凭券全免;帮陈家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对,逢年过节的慰问金,每年逾千元。井金城仍有遗憾:“他中药每天不断,每月花千把元,因为他在外地民营医院看病,无法享受上海的政策。否则,月收入低于480元的上海家庭,患大病重病后,可报销医药费的25%-50%。”
关爱之下笑对人生
北茶园居委会主任卢双凤拎着一袋水果,敲开陈智惠家的门。“冷吗?快去加一件衣服。”卢双凤一进门就说。陈智惠很听话,马上披上一件厚外套。
接过慰问品时,他哽咽着道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实在太多了。”陈智惠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重阳节,居委会给老人送寿糕时,也送给他一份。“有时候,几颗红枣、几块糕点,就能让我心里温暖很久。这种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他刚查出肺癌时,居委会曾组织募捐。短短几天,300来户家庭捐款6000多元。2年前,他当上了居民楼小组长,为邻居服务。前阵子选举人大代表,他负责在楼里登记选民,发放选民证。自己累了,就让妻子江炳莉帮忙,12岁的陈诚也常帮爸爸跑腿。
江炳莉没有上海户口,只能打临时工。她曾一度失业,后来多亏居委会帮忙,找到一份家政服务的工作,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
每说几句话,陈智惠要咳嗽几声。几天前,他还因病情恶化被送进医院急救。然而,整个采访过程中,夫妻俩始终面带微笑。
杨骥 享受养护,“大孩子”渐渐懂事
从陈智惠家出来,记者走进五角场街道敬老院,认识了杨骥,一个52岁的“孩子”,一米八的个头,智商却相当于学龄前儿童,重残无业。
下午1时30分,推开院长办公室的门,唐国娟正在吃午饭:“当了将近20年院长,杨骥是我最年轻的‘客户’。”
“大闹天宫”
出生后7个月,一次手术麻药使用不当,严重损伤了杨骥的智力。
“他一发脾气,家里就一片狼藉。脸盆、碗碟、书本,统统往地上扔,他力气大,经常砸坏门和地板。”76岁的高级工程师杨虎宝提起3年前的儿子,连连摇头。更让他担心的是老伴的身体。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病缠身,她受不得惊吓,更何况隔三岔五的“折磨”。
“如果他在家继续‘作’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杨虎宝向居委会求助。
建新居委会支部书记宋维芳对此记忆犹新:“我们就叫杨骥来居委会帮忙,扫扫地、搬搬东西。有事做,杨家就太平些。后来物业公司接管清洁工作,他一闲下来,又闹了一年多。”
“最后决定去敬老院试试。为保护他的自尊心,我们骗他说,帮他在敬老院找了份工作,他就乐呵呵地去了。”宋维芳回忆。
“威逼利诱”
和智障室友打架,偷偷溜出去玩,不爱劳动……这是杨骥在敬老院的初期表现。
对症下药,唐国娟自创“四字方针”来“对付”他——“威逼利诱”。
“威逼”
杨骥最怕2句话:“再不听话,请你离开这里。”“万一把别人打坏了,你要坐牢,唐院长我也要坐牢。”
去年3月,他把室友打了一顿,唐国娟抛出这2句话。“他先是犟头倔脑地反驳,后来躲在房间里哭了。第二天,他找我承认错误,说再也不打架了,让我别赶他走,他也不要我坐牢。”
“利诱”
“他就是一个孩子,最喜欢得到奖励,听好话。每天都要找机会捧捧他,哄哄他。”
“阿拉杨骥最乖了”“给你发年终奖”,“糖衣炮弹”连续轰炸,他自然表现就好了。
热爱劳动
“家里好还是这里好?”记者问。
“这里好。”杨骥答。
“好在哪里?”记者又问。
“有很多人和我讲话,院长很照顾我,还经常有人来敬老院慰问我。”杨骥答。
唐国娟说:“最近9个月,杨骥没打过一次架,还特别爱劳动。”他经常早晨5时起床,拖地板、擦窗户、浇花。
不久前,敬老院组织参观上海野生动物园。杨骥从动物园回来时,给妈妈买了一个手部按摩器,给爸爸买了一瓶酱菜。
陈智惠“看”电视只能看点影子、听听声音,儿子就当起“图像讲解员” 本报记者 周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