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月24日上午,北京市教委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2007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高中择校费将大幅下降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进一步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严禁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择校费,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力争做到择校费大幅下降。目前,高中择校执行“三限”原则,北京的标准比全国标准更严格。教育部规定择校比例为20%,而北京规定学校最多设置18%的择校名额。
北京考生线下20分可以择校。本市对高中择校费的限制为最高3万元。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保证政府对学校足额投入,义务教育阶段禁止一边免费一边变向收费,非义务教育阶段要力争使择校费大幅下降,各区县将制订相应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杂费有望全免
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免杂费政策出台后,今年本市将力争在城区也实行义务教育免杂费政策,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全免。目前相关政策正在讨论制订中。
按照我国198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之后,国务院出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允许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收取杂费,即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所必需的部分公共性杂项费用,主要用于学生饮水、照明、取暖以及课桌维修等项费用支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后,现阶段学生所交的这项公共性杂项费用将相应取消。
2010年全市中小学达到办学标准
1300多所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今年启动。据介绍,目前本市中小学各校校舍生均面积,体育场地生均面积,生均仪器设备等存在差距。继初中校建设工程之后,市教委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要求每年有30%的小学达到新的办学标准。3年内全市小学基本达标,特别是专业教室,音乐、体育美术设施,图书馆要达到均衡发展。到2010年全市中小学都要基本达到办学标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市教委将建立指标体系衡量教育均衡程度。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示。
47所体制改革校今年开始公私分明
北京目前有47所体制改革校。今年,这些学校将陆续开始深化改革。体制改革校今后必须明确公办或民办,不能脚踩两只船。它们中的一部分学校,由于办学主要依靠公办的硬件设备和师资资源,因此未来将朝回归公办学校发展;另一类属于企业出资、或是由小区开发商投资参与合办的学校,未来可能会朝民办学校发展。(李莉)
《义务教育法》通过了20年,我们全国人大的组成人员经过了四届,每一届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都为《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为了让中国一两亿孩子受益,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里,原有的《义务教育法》的不足之处不适应新的形势的地方逐渐显露了,于是又为《义务教育法》如何修订费劲心血。
陈小娅:法律保障义务教育向均衡发展
教育部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就义务教育均衡问题指出,要从法律层面保障义务教育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是困扰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素质教育最开始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条文里面引入问责制,义务教育法可能还是第一部法律。
新《义务教育法》对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出手是比较重的:一是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二是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也就是“名校不能变民校”。
今年8月6日,在新郑市教体局普通高中均分录取现场,新郑市5所高中的校长依次走到抽签箱前,从箱内抽取一个信封。信封中,装的是全市按高、中、低分数分成的学生组号,抓到的组号就是学校分到的新生名单和人数。这就是被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肯定的均分教育资源的“新郑模式”。早在1995年全国“择校风”盛行之际,新郑市便开始尝试抓阄分学生以均衡教育资源,此举被称为“均贫富”甚至有人戏称为“杀富济贫”。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