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全市中小学三年达到“办学标准”
1300多所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今年启动。据介绍,目前本市中小学各校校舍生均面积、体育场地生均面积、生均仪器设备等存在差距。
市教委:暂不考虑调整上学时间
一份委员提案成争论焦点 记者多方求证提案可行性
伴随一位市政协委员关于推迟中小学生上学时间的“准提案”的出炉,中小学生上学能否实行“朝九晚五”在今年市两会前夕再度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话题。记者调查发现,围绕“推迟上学时间”,各方人士各执一词,其中最为核心的“可行性”却大打折扣。面对社会争论的火热现状,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不为所动。
记者求证
学校 小学校长掰指头挤时间
最为能否“朝九晚五”上下学提供现实支持的莫过于学校。不过记者日前走访海淀、朝阳、东城、崇文等区部分知名小学校长后发现,这件社会上炒得热乎的事儿目前可行性太小。
崇文区一位小学校长掰着指头为记者算了一下目前小学生的时间安排:该校学生7时40分前到校,接着晨检,然后安排20分钟早读课,8时05分正式上课,接下去是上午的四节课,每节课约40分钟,课间还有35分钟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12时开始吃中饭,学生大概有一小时的休息活动时间。下午再安排两节课,加上用于学生完成作业的课后管理班,一般在4点半左右学校放学。
按照现行的课程安排和学校活动内容计算,如果9时上学,上午四节课,每节课40分钟,加上课间休息时间,即使不算课间操时间,就快到12时了。如果上午只上三节课,算上课间休息和课间操时间,也已超过3个小时。“8时05分上课就紧巴巴的,别说9时了。”这位校长说。
交通 早高峰可能因此顺延
海淀区交通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早高峰分成两个时段,早7点到8点为第一高峰时段,主要是“标准”上班族和送孩子上学的车辆,随后有一个30至40分钟的“间隙”,路面交通有所缓和。8点半之后的一个小时,将是早上的第二个拥堵高峰。该负责人表示,理论上讲,“朝九晚五”可能利用早高峰“空隙”缓解交通拥堵。但由此产生的两大难题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孩子因为父母上班而无人接送,二是很可能顺延交通拥堵的时间,“平移之后,路面交通流量减少将不会很明显。”
[上一页][1][2][3][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