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王刚、黄贤忠、王传琥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很好,振奋人心,深受鼓舞。报告用“六个紧紧围绕”全面总结了去年工作,符合贵州实际;查找八个方面的问题,不遮不掩,非常客观。一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纵向与自己比,确实发展比较快;但贵州横向与周边其他省(市)比,仍有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
| |
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刘文献、金明扬代表:我省人均水平低,城乡差距还在拉大,要真正把“三农”问题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在农业上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要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真正在一两年内把病险水库全部解决好。农村沼气池建设还应加大建设力度,目标还应加大,真正给农民办实事。杨序顺代表:“三农”工作要很好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重点是建立长效机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黄家培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三农”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省政府要高度重视,调整思路,采取超常规措施,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超常规发展,以有效建立起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发展模式。黎光武代表:我省农业基础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贫困人口返贫率高,建议在全国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的基础上,对财政扶贫资金能够增加投入,特别是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投入,同时希望省政府在同级财政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张少农代表:“三农”的发展在于工业化,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才是关键,如何使农业发展纳入工业化进程,也很重要。贵州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很薄弱,脱贫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残、因病致贫现象严重,应建立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机制,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邹成丽代表:要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研究制定保护农民利益的限价政策。刘彩云、梁明德、李国士代表: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政府在劳务输出工作中要加强管理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吕建军委员: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很有必要。在扶贫开发中,要完善有关制度,加强项目的规划和论证工作,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监管。王心海委员:以政府为主体开展贫困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省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陈雯茜委员:报告关注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强调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使我省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增长,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周发辉委员:地方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确保到位。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的要求,建立这项资金的自然增长机制。班镁光委员: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张林春、王先游、吴明先代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省经济的增长点,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大,但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占领市场还不够,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对民营企业在生产中出现的纠纷要给予公平、公正的处理。何庆洪代表:政府应高度重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产品品牌的打造,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带动,走产业化道路,如“老干妈”公司,可以利用这一品牌优势,带动周边地区的更好发展,以创造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张芝庭、叶森林、黄光明委员:2006年,我省非公经济纳税近200亿元,约占全省税收一半,全省新增的就业岗位中,80%以上是非公经济提供。从纵向比,我省非公经济的发展在加快,但从横向看,我省非公经济在全国还处于滞后的位置。国务院、省政府已出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但是,文件出台8个月了,各职能部门的实施细则还没有看到。建议成立省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建立非公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和制度,协调解决非公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维护非公企业权益。改善行政执法和改进司法监督、营造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完善市场准入、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继续清理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规章和文件,进一步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政务环境。徐大佑委员:金融机构对我省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够,一些急需扶持的行业和企业,由于得不到金融支持而丧失机遇甚至陷入困境。建议省政府成立金融服务办公室,理顺我省金融管理体制,建立起多方参与、相互配合、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业,从而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黄钧儒、胡晓登委员:我省非公经济在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方面还面临着繁琐的许可制度、观念等一些有形或无形的障碍,建议拆除这些“玻璃门”,支持非公经济能够进入地方性电力、金融、通信、公共事业、社会事业等垄断领域,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空间。 作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