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月25日电(记者俞懋峰)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广东省耕地产出率明显提高,由2000年的1684元提高到2005年的2881元,每年平均增长11.3%。
目前,广东省农业比重下降到6%以内。
| |
广东有3600万农村常住人口,1500万人从事农业,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水平的30%。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珠三角地区于上世纪80年代将粮食、蔗糖、蚕桑等产业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粤东、粤西和北部山区转移。近年来,禽畜业、蔬菜业也逐步从大城市郊区向远郊和山区转移。
现在,广东农业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区域布局:在珠三角城市群近郊,主要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花卉、园林、观赏农业;在粤东、粤西等地区,主要发展蔬菜、水果、水产和观光休闲农业;在大城市的远郊和粤北山区,主要发展优质稻谷、反季节蔬菜、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等。
农户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岭南特色的园艺、水产和禽畜养殖业。这三大产业已分别占农业产值的23%、23%和26%,成为广东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三大优势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0%。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