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民的爱心深深感动了困难学子的心,他们意识到不能仅仅说声“谢谢”,而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向本报表示要求参加公益活动。昨天,在本报和徐汇区团委的组织下,部分困难学子来到铁路上海南站担当起了春运志愿者。
| |
(戴劲)
提前准备反复确认集合地点怕迟到
去上海南站做春运志愿服务的活动安排,刘莹早在两天前就知道了。在电话里,她答应得很干脆,“考试基本上都已结束,回家的车票订在27日,时间安排得刚刚好。”虽然有轻轨可直接到,刘莹还是反复确认了好几遍集合地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想表现好点,至少不能迟到。”
陶科的参加本不在活动计划中,“可我觉得自己应该来。”短信回复确认时,他还是习惯性地说着“谢谢”,“张姐姐的帮助我会记得一辈子,而像她一样的好心人还有很多。要回报社会给予的爱,做一次志愿者服务实在微不足道。”
现场主动上前帮助拎行李的人
下午1点45分,刘莹出现在上海南站南广场地铁出口的人流里,比约定时间提前了15分钟。“其实我可以更早点到,由于之前从没来过上海南站,绕了很多弯路。”刘莹推了推眼镜,显得有点不好意思。随后赶来的陶科也被站内指示牌上的复杂标识给弄“迷糊”了,“今天春运第一天,很多人肯定和我们有相同的遭遇。如果能给乘客们提醒,告诉该怎么走,也许对他们真的很有帮助。”
同学们陆续到齐后,上海南站管委办的工作人员先向大家介绍了活动内容。“告诉他们票该到哪里买,候车大厅怎么走,便民设施又在哪里等等。”陶科听后总结道,“总之一句话,就是为有需要的乘客们提供帮助。”
为了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同学们领到两张地图,“一张是上海市地图,一张是上海南站的地图。”认真看了一会,刘莹望着四通八达的走道,主动提出要求,“我要到人流量最大的站口去,因为那里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最多。”
两点半,戴上红色的志愿者小帽,佩戴好胸牌,包括陶科、刘莹在内的十位上海南站春运志愿者走向了各自的“岗位”。
“大爷,看到对面的那个指示牌了吗,楼梯上去左拐就是候车大厅。”一名来自华东理工的大学生刚站定,便解决了几位赶火车的江苏乘客的疑问。陶科和刘莹在站口另一侧,互相望了望对方,“来之前已想象过这个场景,可真的要开口去回答陌生乘客的询问,心里还在真是有点紧张。”
“请问,附近哪里有提款机?”看到陶科头上的红帽,一位背着旅行袋的小伙子走到他的身前问道。“不好意思,请您稍等。”陶科从志愿者挎包里找出站内地图,但却并没有在上面找到相关标识,“没关系,我带您到候车大厅里去找找吧。”两人正准备踏上自动扶梯,“不用上去了,附近通道里就有一个!”刘莹突然大声叫起来。“当时,我的汗都快急出来了。以后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功课,免得耽误别人。”
“阿姨,买票请往这边走。”慢慢地,刘莹回答乘客询问时越来越自然,脸上还挂着微笑。而陶科更是主动走上前,“看到那些在站口徘徊的,或者随身携带了大量行李的人,肯定都是需要帮助的。”为了帮助更多的乘客,刘莹和陶科干脆扩大了服务的范围,做起了“移动的”志愿服务。
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多多参加
在做志愿者的这短短一小时过程中,“那些乘客们都对我说谢谢的次数多得都记不清。”陶科眨眨眼睛,“帮到了别人,心里感觉很开心!有空的话,下次还要来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春运志愿者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活动非常有意义,“从中学到了很多,这样的活动我们以后一定会多参加。”
上海南站管委办的徐小姐对这些困难大学生志愿者都打了高分,“虽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对不少同学来说都是第一次,但大家参与的热情比较高,帮助他人时也很积极。”徐小姐笑着补充,“其实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希望能有更多的困难大学生加入到我们志愿者的队伍当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