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1:36东北新闻网新华网1月24日电(记者张丽娜)一到寒暑假,街头上常会出现学生模样的乞讨者,一看到“失学”字样,很多行人都会产生同情心。但由于真假难辨,令人不知所措。
23日中午,一个满眼泪花,冻得哆哆嗦嗦的小姑娘跪在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进行乞讨,在她的面前也摆着一张写着惨痛经历的大红纸,说是因交不起学费、住宿费而失学。
| |
半个小时过去了,好心人越来越多,上百元钱聚集到玉梅的手上。忽然一位路过的中年妇女诧异地问:“国家不是给农村中小学生免学杂费了吗?”听到此话,旁边有人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当记者告诉玉梅应找救助站帮忙时,她使劲地摇头。
随后,记者拨通了呼和浩特市救助站站长青格勒图的电话。青格勒图说,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一到寒暑假冒充“失学”的孩子就会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是有组织的跨省乞讨行为。
每当看到乞讨者,很多市民都会不知所措:如果给予施舍又怕碰到骗子,如果不屑一顾又担心会使某些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当然,同情心是一种美德,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真诚,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但是我们看到,有些善意的同情心却助长了不劳而获的风气。
青格勒图提醒说,看到有乞讨者时,最好给当地救助站打个电话,救助站会调查相关情况并会妥善安置确实需要帮助的流浪人员。市民能够做到这一点,假乞丐将无利可图,沦为职业乞讨人赚钱工具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少。(新华网)[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