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月25日电(刘薛梅)甘肃省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在政协甘肃省九届五次会议期间讨论时说,在甘肃省高校里“助学贷款”和“欠款不还”的矛盾日趋尖锐,此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刘基说,为解决高校贫困生入学问题设立的“绿色通道”即助学贷款,本来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帮扶措施,但因部分学生“欠款不还”,而导致学校负债累累。
刘基坦言,甘肃省是中国西部经济贫困落后的省份之一,地方院校贫困生数量多。
据统计,三十一所省属普通高校现有在校学生十七点三万人,其中家庭贫困学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三点二,特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十三点三。目前有二十八所高校已累计发放贷款七千五百二十七点八四万元人民币,而这些贷款还只能解决甘肃省四分之一贫困生的问题。这些贫困生因各种原因偿还不了助学贷款,导致大多数高等院校开始负债运行,有些学校学生欠款累计已高达两千多万元。
刘基说,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运行,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就读的学校向当地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条约规定,借款学生应在毕业后六年内还清贷款本息。但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整体劳动力工资水平又偏低,对于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在限定的条约下归还贷款的难度较大。而因学生还不起款,很多高等院校已成为银行的“债务人”,常常夹在银行和学生之间,无所适从。再者,各高校针对学生欠费问题,采取办理停学、不准考试、不给学生发放毕业证、毕业生个人资料不上网等无奈之举,致使大量的贫困学子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刘基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要正视高等院校出现的这一新问题,及时遏制这一趋势的发展,让高校恢复正常运转,让学子们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