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月21日发表文章,题目是“这个国家会把我们大家淹没吗?”。文章认为,西方世界不必要害怕中国崛起。文章摘要如下。
资料图片:《时代》周刊专题报道《中国世纪》。(图片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资料图片:在美国《时代》周刊最新一期(1月22日出版)杂志的封面上,“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几个大字赫然在列,红色的长城背后,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正冉冉升起。杂志内文更是以11个页码的篇幅,详细报道了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图片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崛起不可怕
近期有两本关于中国的书出版,威尔·赫顿的《不祥之兆:21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和裴文睿的《中国现代化:是对西方的威胁还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威尔·赫顿的新书《不祥之兆:21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带给我们的实际上是中国所处的境况。同其他人一样,他发现许多东西应该被批评。英国需要改变,美国需要改变,的确,中国也需要改变。如果这看起来像是蔑视一切,那并非作者的意图。赫顿处理这本书与他处理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他把那些不同意其观点的人打翻在地,赫顿认为,中国的成功建立在毛泽东奠定的基础之上。
该书文字流畅,通过以轻松的笔调讲述历史来阐述现在中国面临的重大抉择。中国能继续保持近年来取得的近10%的年增长率。赫顿认为,中国的经济一方面高速增长。同时,各种紧张关系正在出现。经济增长是通过大量投资维持的;银行系统具有很大风险等。
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批评没错,某些批评此前就有。有些问题的确存在,这在迅速变革的时代是可以预料的。但是赫顿讲得有点过分。在中国快速增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人预言它会失去动力。但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国家通过向世界开放经济而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新火车头,而且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它会脱轨。
说中国没有值得一提的全球公司是错误的。在福布斯列出的全球500家最大的公司中就有一二十家中国公司,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接管外国公司不断扩大规模。他说西方不应担心中国崛起,这是完全正确的。并不是因为中国就要失败,而是因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方在经济活动的“新”领域,特别是技术和知识经济,有相对优势。
裴文睿的新书《中国现代化:是对西方的威胁还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的确紧紧围绕中国这个主题。他的书远不如赫顿的那样生动,但是有深刻的见解。他说,我们可以把中国视为问题,也可以视为典范。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从中国经济崛起中得到好处,而且把它当做榜样去仿效。
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能否持久这个问题上,裴文睿赞成赫顿的观点。他承认,对于中国会富裕到什么程度、中国是否会尊重法制以及中国是否能向民主制度过渡这个重大问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同的是,赫顿发出警告,而裴文睿表示乐观。裴文睿指出,中国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财富的增加将使国民要求法律和政治改革。中国领导人是务实的,总的目标是使中国恢复昔日的辉煌。
中国远未成为世界经济操纵者
英国《金融时报》1月24日文章:中国在重塑自我,也在重塑世界。中国人口占全球的20%,但从诸多方面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远远低于这一比率。
截至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商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在2006年的头10个月里,中国是外来直接投资的第三大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然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了该国的基本特点: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足的巨大经济体;年增长率接近10%;在劳动密集型出口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储蓄率高得惊人;严重依赖外国进口的专门技术。
这些特点引发了怎样的后果?
首先,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生产网络的最后组装地”。它有一半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外资企业生产的,进口零部件则占到了出口商品总价值的55%。
其次,如同世界银行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工业实力可能会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制造业形成压力,迫使它们反思,缩减并集中行业目标。”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平均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约为1美元,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商的强大竞争对手。
第三,中国对矿产品的需求极大,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有利,也对澳大利亚这样资源丰富的高收入国家有利。2005年,中国消耗的锡和煤占全球的33%,消耗的钢占全球的32%,消耗的铁矿石和锌占全球的29%,消耗的铅和铝分别占全球的26%和23%。
第四,中国在实行盯住汇率的同时保持了低通货膨胀和生产快速增长,从而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美元价格,帮助控制了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
最后,中国的储蓄远高于投资,有助于把全球长期实际利率保持在低水平。
这股新生强大力量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摩擦。在贸易领域,最突出的指责是侵犯知识产权和巨额贸易顺差。在国际货币政策领域,焦点是汇率。在资源领域,外界对中国的巨大能源需求忧心忡忡。另一个忧虑是中国日益显现的技术实力和迅速增加的熟练工人。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表明后者是东亚的装配工厂,中国的总体盈余则反映了该国的高额储蓄。只有增加国内需求,才能解决储蓄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保持能源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高收入国家的利益。采取其他任何做法都会导致破坏性的冲突。
最后,没有必要对中国快速提高的技术实力感到担忧。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外国技术,公司仍然缺乏竞争力。中国培养的本科工程师是美国的四倍,但其中大多数人的资质相当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中国只有1/10的工程学和信息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能力加入全球业务外包活动。
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即使在2005年,该国生产的出口商品也只占全球的17%。它还远未成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操纵者。不过,全球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是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这种情况还是首次出现。因此,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着严峻挑战。它们能够也必须应对这些挑战,无论如何,没有其他可取的替代方案。
(责任编辑: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