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长三角艰难转型成效初现(长三角数据)

  长三角经济效益上台阶

  2006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296.97亿元,同比增长12%;浙江GDP预计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江苏GDP有望超过2.13万亿元,增长15%。

对比2005年数据不难发现,沪苏浙三地GDP增幅分别提高了0.9%、1.1%和0.5%,这标志着长三角自2005年进入结构调整“弯道”之后,经济转轨初见成效。

  数据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8209.43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比上半年小幅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高出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地区GDP比重达到41.1%,同比提高了1.9%。

  同时,16城市之间的多层次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前三季度,第六城市群的16城市按照经济总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GDP总量超过7000亿元;第二层次是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5市,GDP总量在1900亿元以上;第三层次是常州、南通、嘉兴、绍兴、台州5市,GDP总量在90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是扬州、镇江、泰州、湖州、舟山5市,GDP总量在900亿元以下。

  工业效益的大幅提升是长三角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411.13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513.10亿元,增长25.8%,同比提高了5.9个百分点。

  在国家遏制投资、地区发展要求的共同带动下,长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高位运行相反,呈现出投资、出口双双回落的局势。最新公布的上海2006年统计公报显示,上海去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8%,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增长2.3%,增幅回落3.8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消费价格的持续平稳运行,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3137元,同比增长12.8%,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仅上涨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54.91亿元,增长14.8%,增幅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方面,上海、江苏增长减速,浙江稳中有进。前三季度上海市、江苏8市分别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15.28亿元和905.49亿元,增长8.5%和22.2%,增幅同比分别回落了14.4和4.4个百分点,浙江7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93.58亿元,增长20.4%,增幅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各城市情况看,除上海、南京、杭州三市外,其余各市增幅均在20%以上。

  16城市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继前年沪苏浙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大关之后,2006年三地该数据有望突破1.5万亿元,再上新台阶。浏览16城市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额数据发现,16城市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苏州以16.6%的增幅位居首位。

  上海消费依旧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1-11月,上海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7.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继续保持1998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2643.93亿元,增长10.9%;餐饮业完成零售额412.33亿元,增长29%。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领域的不断扩大,以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型商品消费,如药品、化妆品、文娱及办公用品等销售持续活跃,成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全市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6亿元,增长20.2%;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书报杂志类商品的零售额分别增长17.9%、22.5%和20.7%。

  浙江则呈现出两快一增的情况。一方面,农村市场消费增长快于城市。去年11月份,浙江省城市市场零售额307.4亿元,比前年同月增长15.7%,农村市场零售额159.6亿元,比前年同月增长16.3%,农村市场消费增速比城市市场消费增速高0.6个百分点。

  同时,餐饮业增长快于贸易业。11月份,全省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07.7亿元,比前年同月增长16.3%,餐饮业零售额54.2亿元,比前年同月增长17.8%,餐饮业零售额增幅高于贸易1.5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江苏受制于需求增长但最终消费率不高的情况,这一情况随着江苏居民收入增加正在得到缓解。去年1-10月数据表,1-10月江苏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7.4亿元,在全国各省市中,低于广东(7509亿元)、山东(5819.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下降

  一度被外界称为“天价”的长三角房地产2006年整体降温,下降最高幅度高达47%。

  去年1-11月长三角16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显示,台州、湖州、南京降幅排名前三位。其中,台州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6.60亿元,增幅下降48个百分点;湖州房地产开发投资59.83亿元,增幅下降了17%;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317.55亿元,增幅回落14%。

  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发挥威力。来自浙江的数据表明,进入2006年第四季度,虽然投资增幅略有回升,但是土地空置面积仍处于下降态势,而且增幅仍在提高。1-11月,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73.9%。其中,空置一年内的占44.5%,一至三年的占53.0%,三年及以上的占2.5%,一年以上空置面积的比重有所上升。

  江苏调查总队生产投资价格处处长秦曙明更是明确指出,受宏观调控影响,江苏楼市已渐显降温迹象。主要体现在两个回落上:一是房地产投资增幅较上年大幅回落,二是房价涨幅逐步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涨幅回落毕竟也意味着上涨。目前,江苏房价每平方米的绝对额还比较大,现行房价与普通百姓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实际购买力差距依然不容忽视。

  受宏观调控影响,长三角16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集体下滑,仅江苏泰州投资增幅小幅上扬。其中,宁波、无锡、常州增幅回落幅度最大,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前年回落了4个百分点。

  浙江基础设施增幅继续回落。1-11月,基础设施投资1816.0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回落13.7个百分点,与1-10月相比,又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按比重大小排前三位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7.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7.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4.5%)同比分别增长18.6%、21.7%和-6.5%。

  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建设项目的拉动下,上海的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加快增长态势。1-11月,完成投资1001.46亿元,增长19%,增幅比1-10月份回升9.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在长兴造船基地工程、浦钢搬迁工程、广电NEC液晶等大项目的支撑下加快增长,完成投资1105.3亿元,增长14.2%,增幅比1-10月回升1.8个百分点。

  三地利用外资“选”“引”“增”各不同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外资在沪苏浙也呈现出不同分布情况。

  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外资时更加注重质量。数据显示,去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实到金额44.16亿美元,增长26.2%,占全市实到外资的62.1%,比重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吸收实到金额26.83亿美元,下降19.7%。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的利用外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江苏北部和安徽等地区成为外资青睐的对象。经商务部确认,2006年1-11月份,江苏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占全国的29.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1个百分点,引资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达到159.67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43.3%;注册协议外资327.40亿美元,同比增长47.8%。

  2006年,浙江7城市的外资继2005出现下降之后整体回温。而外资数量不多的浙江在2006年有所突破,浙江7城市外商投资整体飘红。省会城市杭州1-11月合同利用外资金额达40.19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32.6%,其中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8.5亿美元,同比增长59.2%。

  台州利用外资则出现大幅下滑。有关人士指出,虽然在“百日会战”工作推动下有所起色,但有关人士表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难度仍较大。1-11月,全市协议利用外资6.28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78.6%,完成年度计划的78.6%;实际利用外资2.34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0.2%,仅完成年度计划的58.6%,大大慢于时间进度。

  (注:文中参照的2005年数据均为2005年全年数据,通常情况下,1-11月的增长情况与全年相差较小。)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长三角 | 上海 | 上海市.. | 上海中邦 | 上海市..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