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老百姓最朴实的愿望
■本报记者 张娜
家住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白庙村的曹大姐,最近举动有些“反常”,平日里不爱出门的她,近段时间却经常提着篮子往外跑。打听方知,她是去距离白庙村几公里远的回龙观物美综合超市给孩子买吃的。
| |
事实上,白庙村里有两个小超市,油盐酱醋等日常生活用品还算齐全,旁边的小吃店、蔬菜店、水果摊也有不少,曹大姐又何苦跑那么远?
“村里卖的肉不干净,怕吃了得病,去大超市买放心些。”曹大姐告诉记者,村里卖的蔬菜还算新鲜,肉却不卫生,有几次,她买回去的肉,孩子吃了就拉肚子,以后就不敢再买。
2007年食品能否更安全
吃得放心是老百姓当下最朴实的愿望。
2006年,在“吃”这件事上,老百姓的眼球多半被食品安全问题所吸引——福寿螺致病、人造蜂蜜、毒猪油、大闸蟹致癌、“苏丹红”鸭蛋、“嗑药”多宝鱼、陈化粮等事件,让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越来越感到不安。
2007年,食品能否更安全?
“政府会进一步加强监管。”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建长期从事食品、药品等产业发展及监管的研究。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尤其涉及食品卫生标准方面的制度会不断完善。另外,国家在食品安全的研究和监管方面的投入会继续增加。同时,政府监管和媒体监督力度的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觉醒,都使厂商面临一个更严格的外部环境。
多科德(北京)经济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李长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用“不容乐观”四个字表达对2007年食品安全形势的担忧。
“我国在食品卫生监管方面存在很多漏洞,特别是那些处在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加工点,几乎是监管部门执法的真空地带,即使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其食品安全形势在短期内也很难改变。”李长安说。
全国掀起“百姓餐桌保卫战”
张永建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特别是以2004年的“阜阳奶粉”事件为开端,全国上下开始对食品安全空前重视。
他告诉记者,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受到了“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2004年、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议案、提案数量都排在第一位,2006年仍有不少人大代表提出或复议提出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议案。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为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为广大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近期商务部联合中宣部、科技部等12个部门开展了“三绿工程下乡”活动。在专项整治中,共收缴不合格食品18.97万公斤,罚没金额169.34万元。
从各地来看,广州今年将构建以食品为重点的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化网络,深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武汉日前成立由34名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加强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已列入2007年北京市人大的立法计划,《北京市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也于1月15日正式发布。
农村食品市场监管是重点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对农村食品市场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忧。
他们认为,相对来讲,大城市食品安全的保障程度要远远高于小城市和农村,而我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民的防范意识、法律意识、受教育水平、周边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他们处于“天生的弱势”,农村市场也因此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
怎样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应该是有关部门认真考虑和下大力气解决的。
张永建认为,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长效的监管机制,变被动的事后“救火”为主动的事前防范。他建议,“要从源头抓起,加大打击力度,执法要严。”他还表示,一些地方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地方食品安全委员会与政府的沟通和协调效率通常会比较高。
“全面撒网往往效果甚微。”食品安全问题专家、天津现代食品生物保鲜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赵耀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不同意见,“应从细节入手,从当下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领域抓起,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在1月23日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说,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将把农村食品市场作为强化农村市场监管的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此外,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强医疗方面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的意识,这是专家们的一致看法。
(责任编辑:宛振宏)
|